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余秋雨《腊梅》阅读练习(2)

余秋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摘自《余秋雨文集》

  1、在文中A、B处根据汉语拼音各填上一个合适的词。

  2、简述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表现力。

  ①却从不浪费一粒阳光

  ②……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

  3、这两篇文章都借物抒情,托物寓理,从多方面展示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根据示例,综合两篇文章的内容,概括、揭示其寓意。

  ?示例?“苦乐观”:“它清贫得一丝不挂”,被“凄厉的风”吹得“嘤嘤哮喘”,“在寒风中微微颤动”,却“端庄”“矜持”,活得“心平气和”,以能报春和给人“至色至香”为乐。

  “    观”:

  “    观”:

  “    观”:

  4、余文写的是“病中看梅”。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腊梅使病人们悟到什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试作简述。

  5、古诗中写到腊梅的色和香的也有不少,试举出一首。

  6、“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谁写的诗句?这两句诗与上面两篇文章中写到的腊梅的哪种品格相通?

  答案:

  1、A 腼腆 B 虬曲 2、①活用量词,既凸现阳光透过枝叶缝隙的外在特征,又表现腊梅对阳光的珍惜。②凸现花开之盛,显示生命活力。3、“功名观”:腊梅“不想移动半步”,它不“企盼蜂蝶的亲吻”以制造轰动效应。它有报春之功,却无争春之意;“取予观”:它从人们丢弃的“砖屑瓦片”中汲取营养,所取甚少;而无保留地奉献“一串串风铃状鹅黄的花朵”,给人“圣洁”和“清香”,所予可谓多矣;“青春观”:腊梅枝干看似“枯死”,外形给人“悲怆”感,但内心却始终涌动着青春活力,“那么多鲜活的生命”活跃在枝头。除上述四点外,只要答得合乎文章,都可给分。4、病人消除了阴暗心理,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增长了生活的勇气。文中语句,如“病人们不再厌恶冬天,……”“病人们甚至会披衣起床……”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6、毛泽东 高尚的“功名观”,乐于奉献,不计名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qiuyu/33647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