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雨巷》优秀教案(2)

雨巷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整体解读

  1、问: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作者为了能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明确:共有6个。背景道具——雨巷、油纸伞、篱笆墙、丁香。人物形象——我、姑娘

  2、具体解读意象

  1)雨巷

  雨:迷茫、潮湿、阴冷;巷:阴暗、狭窄、悠长。

  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的小巷,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突出阴暗、清冷、寂寥的环境特征。

  2)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圮的,就是让人感觉有种破败、凄凉的气氛。

  当雨巷、篱笆墙结合起来,于是便营造出幽深、寂静、朦胧、凄美的氛围。

  3)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充满传统气息。暗合了“雨”,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又寂寥地下着小雨,更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和孤独的氛围。

  而油纸伞与雨巷、篱笆墙也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并且在寂寥地下着的小雨,在幽深、寂静、凄美、朦胧之外,又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迷离、空蒙的氛围,总体来说,朦胧、感伤。

  4)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

  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本诗中的丁香展现出其美丽、高洁、愁怨。

  古典诗词中有关丁香的描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 芭蕉弯弯如月牙,丁香凄凄似别离。——李璟 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韦庄 各自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

  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李珣 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王国维 板书:

  油纸伞:复古、怀旧、迷蒙 雨巷:悠长、寂寥、迷茫 篱墙:破败、凄凉 迷离、凄凉而哀伤的意境 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xiang/10367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