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再别康桥》教案(2)

再别康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再别康桥》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难点】

  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播放康桥的图片,并顺势导入新课《再别康桥》。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学生按语文兴趣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本文在景物描写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景物分别是哪些?

  2.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

  3.作者是怎样描写青荇?

  4.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那又是为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1.师生共同总结。

  2.举办诗朗诵比赛。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组第2课《诗两首》的第二篇,诗歌记下了诗人1982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学生之前也有学习过一些现代诗歌,对于鉴赏现代诗歌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仍需要老师进一步的指导和引领,所以,在深入研读的环节我会设置一系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旨在引领学生解决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并且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进行小组讨论,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且引导他们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再别康桥》教案 篇3

  一、教学重点

  1、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大致了解该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 学生通过对具体字句的感悟能够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3、 学生通过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诗歌。

二、教学难点

  1、 对于“绘画美”的感悟。

  2、 对于文章情感的把握。

三、对比鉴赏法、扩写法、美读法、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步骤

  【导语】

  以古

  曲《阳关三叠》入境,与大家一起背诵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这是一首关于什么的诗篇呢? (离别)

  这是古人的离别,那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现代的离别诗歌《再别康桥》,看一看这种离别又是一种怎样的离别。

  【正文】

  1、整体感知

  一起朗读这首诗歌,感知这首诗歌写得怎样?

  (好、美或者举诗歌中的一些具体景物作答)

  2、思考

  在第二段中,让作者心境荡漾地究竟是什么样的场景?

  3、鉴赏

  根据上面的诗歌第二段的鉴赏方式,分组讨论:3、4、5、6段中通过作者的精心描写,你可以看到什么场景,请你把这种场景描述出来。

  第三段:康河沁人心脾的河水中,青荇自由自在的在软泥中欢快的招手。

  第四段:梦像彩虹一样五彩斑斓,每一片康河的浮藻间都沉浸着有待发现的自由的梦。

  第五段:撑一支长篙,驾一叶扁舟,我在康河的柔波中泛舟寻梦,那满天的星光倒映在康河的水波中,水天一色。小舟在星光中摇摆穿行。此情此景,只有用歌声才能表达我的心情。

  第六段:梦依旧,人以非。我还能撑一支长篙去寻找自由的梦吗?今晚的沉默将伴着我悄悄地离开。离开这自由的康桥,离开这自由的梦。

  现在大家已经把文本的意境表达出来了。作者给大家描绘了一个让人向往的康河世界。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然大家已经把诗中的画描述出来了,那么你能给每幅画取一个美丽的名字吗?

  4、诗图

  5、思考

  作者在描写这些让人憧憬的景观时,他的情感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请在诗歌的每一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或词。

  6、写作背景(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了解)

  1922年归国后,徐志摩在现实的中国为了生活苦苦挣扎。1928年当他第三次欧游,第二次游历英国剑桥时,站在曾经梦想飞翔的康桥上,眼前不禁想起了早已不在的自由欢乐。作者感慨万千,后来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这首感怀的离别诗篇 。

  8、朗诵

  首先:老师范读

  其次:学生互读(在朗读时要加强情感的投入)

  再次: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通过对比让学生有所感)

  9、总结

  绘画美——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星辉、夏虫。

  音乐美——节奏轻快,韵律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10、探讨

  作者离别的仅仅就是自己的母校剑桥大学吗?他离别的还有什么呢?

  1)、曾经想要实现的文学上的梦。

  2)、两年的康桥生活让他和林徽因有了不解之缘,文章里的第二段中隐含有林徽因的出现让作者心境荡漾的意思。

  11、板书

  绘画美 音乐美 建筑美

  12、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再别康桥》。

  2、对《再别康桥》进行扩写。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aibiekangqiao/42130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