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原文翻译(2)

曾巩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越州赵公救灾记》原文翻译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赵公出为越州长官。在百姓遭受饥荒之前,就下发文书询问下属各县:灾害覆盖的范围有多少乡,能够养活自己的百姓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灾民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等水利工程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家,和尚道士以及士人吃不完的余粮登记在账簿上的,实存有多少,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救灾准备。

  州县官吏登记全州百姓中孤儿、老人、疾病、体弱不能养活自己的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上报。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粮米就停止。赵公聚敛富户人家交纳及僧人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粮食,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用它来补助救济的费用。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小孩子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粮的人太多会相互拥挤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粮,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百姓将要流亡,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点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让他们各自到方便的地方领取,并通告大家,离家逃荒的不发给粮食。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赈济的事务委任给他们。不能养活自己的人,就有了这样的供应。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通告富人,不能闭店停止卖粮。赵公又替他们调出官府仓库储备的粮食,共五万二千余石,按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如受赈者一样得到方便。又雇用民工修缮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人,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又给他们两倍的粮食。有愿意借贷款的老百姓,告诉富人尽可能地借给他们,等庄稼成熟,由官府替债主责成债户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

  第二年春天,瘟疫非常严重。赵公便设置收容病人的病房,安顿患上疾病无家可归的人。招募两位僧人,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所有死去的人,让(人)就地埋葬他们。

  按以往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粮,满三个月就应当停止,这年发放到五月底才结束。救灾工作权宜从事有不符合公文规定的,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下属请示的事,有的对救灾有利方便,大多马上准予施行。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没有丝毫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供给病人药品和饮食,常常是他自己掏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流亡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这都是靠赵公的力量。

  当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病,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皇上望着东方忧愁劳神,州县推广布施皇帝的恩德,人人都尽自己的力量。赵公抚慰百姓所作的一切,使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用来经营安排的措施前前后后整个过程,周到细致,没有一点不完备的。他救灾虽然只在越州施行,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以传给后人。灾害的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作好准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较大差距了;不熟悉而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我所以特意到越地访询,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并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呢,也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将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些救灾的具体条规办法可以不须多长时间就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呢?

  赵公于元丰二年从大学士加太子少保的官职退休,在衢州安家。他在朝延上的直道正行的品德,在身上体现出的和乐平易的德行,这里不再记载。记叙了他值得效法的救灾措施和政绩,把它作为《越州越公救灾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enggong/27742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