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张爱玲《五四遗事》读后感(2)

张爱玲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男主角罗才有勇气下定决心去追求这难能可贵的爱情。他请密斯范等他。罗要以恋爱自由的新生思想去挑战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罗已经感到这可以说是她们的定情之夕,同时觉得已经献身于一种奋斗。那天晚上喝的酒,滋味也异样,像是寒夜远行的人上路之前的最后一杯酒”,他献身于一种奋斗,在他与他的女友与他的同伴看来不顾一切无比伟大的奋斗,他将要踏上远行,离婚注定是一段艰苦漫长的征程。

  提及离婚,家中妻子诧异,不可忍受。他这等于向她宣判了死刑。

  母亲不解。亲戚代为交涉奔走,靠不住,人人以和事佬自居。

  接下来几年,罗很少回家,家中婆媳二人互相猜疑,矛盾升级。

  这边厢,芳华有限,转眼六年过去了,女子是耐不住等待的,任由当初如何痴情。家中安排相亲。而罗的离婚也酝酿得相当成熟,他怨密斯范想另择佳偶,一气之下,又娶了王家小姐。密斯范的婚事却告吹。

  如果故事仅仅如此告终,那也只留下“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的埋怨与擦肩而过的哀伤,但主旨上并未达到张爱玲式的深度。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群满怀好奇爱看热闹的朋友,为他们安排了在湖上月光中重逢那悲哀而美丽的场景。人事变化这样多,恍若隔世,而她却依然与以前一模一样,四目相对的瞬间,千万缕情意,有被勾起。他再次进行离婚,为了他珍视的爱情。不过,过去的他作为伟大的开路先锋存在,而今却被视为卑劣的玩弄女性的混蛋。

  此时她也在抗争,她抵抗岁月无情的侵蚀,还有男子喜新厌旧的天性。到底是女人最懂女人,张爱玲将密斯范的这种心态描写得入木三分,引人共鸣。

  于是又过了五年。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然,爱情是一种很虚的东西,更接近于精神层面,更讲究精神上的相通。而婚姻是现实的,当爱情遭遇婚姻,就变得如此力量微弱。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她不再像当初那般讲究妆容,她已无所谓岁月侵蚀,顺其自然。他不满她变了一个人似的。争吵,于是难以避免。

  亲戚撮合下,他接回了离了婚的两位夫人。在他本为两人筑起的爱巢里,拥着三位娇妻。

  彼时已是一九三六年,罗为爱而战,已持续了十二年之久,但收获了什么?真的是他想要的真爱吗?

  小说的结尾,“难得有两次他向他朋友诉苦,朋友总是将他取笑了一番说:‘至少你们不用另外找搭子,关起门来就是一桌麻将。’”这样的结尾是我最欣赏的,看似平淡描述,平静收尾,实则深刻讽刺却不着痕迹。张爱玲亦擅长讥讽现实,她的讽刺不及鲁迅那般尖锐毒辣,也没有鲁迅针砭时弊目的性极强的思想高度,但却带有一种小女人的挖苦取笑意味,贴切而自然。

  太多的人和事,因为距离而变得神秘而美好,但经过百般折腾,终于拥有时,才发现真相,或许它们并不值得被如此珍视,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只是再回首却不解为何曾经会把这样的事物认为如此有意义而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实罗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他不该身在那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也只有在那样一个时代才有那些交杂着新旧思想方式的不伦不类的事物发生。张爱玲是通过罗,将那个时代冷冷地讥讽了。人人宣传五四新思想,张爱玲则不走主流路线,她心思细密,她还原社会变革不彻底的真面目,所以在多年以后远离了那个时代,当人们能以较为客观的视角来看待那段历史的时候,她的作品依然能焕发其无可取代的价值。

  张爱玲是文坛一个绝妙的奇女子,我想这应该与她处在半新半旧社会的时代背景关系重大。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那是一个新思想与封建传统相碰撞的复杂社会。每个人的命运都被这样的现实左右,无论是张爱玲的家人还是她本身。很多人说童年时家庭的不幸影响了她的一生,但溯其根源,有那样一个遗少父亲,又有那样一个洋派淑女式的母亲,还不正是那样一个时代才能造成的?所以说是那样一个时代成就了她。

  她便是那样一个奇怪的满腹才情的女子,她从骨子里涌动着一股悲剧感,她相信人生会有片刻的欢愉但她更相信人生有漫长的灰暗。正是这样,她的笔尖总透着一股紧贴现实的冷静,即使有冲动,在她笔下也变得理性。她也写爱情,但不会像很多女作家那般单纯地追求华丽纯洁感动,她总是通过那些外表精致实则不堪入目的爱情来揭露人性的弱点。对于《五四遗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本大可把他们塑造成为勇于挣脱封建藩篱的痴男怨女,但敏感细腻的她,却将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动作或心理,或尖酸的,或伪善的、或好奇的、或嘲弄的,刻画得如此细致,让文章升华到另一个高度,无关爱情,直指大时代。有人说她生于乱世却毫无忧国忧民之心。其实,她也讨厌战争,她想要安逸的生活,战乱让她原本的希望落空,改变了她原先规划的人生轨迹,不得不颠沛流离,但她的小女人情怀与悲剧感又注定她是那个时代的“异类”,她无法跟随主流,她只是用她雪亮的眼睛与敏感的心,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与人物心理真实地反映出来。

  《五四遗事》并非张爱玲的代表作,但已是如此精品。它的副标题是“罗文韬三美团圆”。如此“团圆”,也是只有张爱玲才能写出来的“团圆”,在她所处的那样一个时代。

【张爱玲《五四遗事》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张爱玲《五四遗事》读后感

2.张爱玲短篇小说《五四遗事》

3.《张爱玲传》读后感范文

4.张爱玲《爱》读后感范文

5.《封锁》张爱玲读后感范文

6.张爱玲《传奇》读后感范文

7.张爱玲《流言》读后感范文

8.张爱玲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hangailing/43798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