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朱自清散文《春》画面感(4)

朱自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这一段都是对人的描绘,从自然景物到动物再到人,画面就完善起来了,这是一个大的场景,看到这样,读者也会产生进入画面当中“神游”一番的感受,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某个人,在这样的场景当中流连忘返,在这样的场景当中去感受自然,体味生活。

  文章的最后三个段落“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是一个并列的形容,体现了春是一个多含义的季节,落地的娃娃、成长中的姑娘、成熟的青年,三个不同的形象、三张不同的肖像画。以这三个形象作为文章的结尾,使读者能够跳出之前的大场景画面,从另外的角度去欣赏了理解春天,这样一来,春天的画面形象就更为饱满了,读者会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获得自己的理解,获得自己对春天的感知。

  朱自清先生文章中的画面感,不是简单的绘画作品,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指引下的自我表达,这是他独有的,是他对自然的生命体验。这是流动、行走的画面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动态处理。文章字数不多,却是用再多的形和颜色、再繁琐的笔画、再宏大的画纸都表达不出来的绘画效果,中国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在其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中国文学与中国传统绘画,都根植于中国文化,其中的道理自然是息息相通的,它们有共同的审美法则。写作的人对绘画有所涉猎,其作品便会有画面的感性,给人以直观的情景体验;绘画的人对文学有所研究,其作品便会有文字的诗性,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这种互补肯定是相得益彰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huziqing/7347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