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2)

醉翁亭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4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颇示( )己志

  ③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 ④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

  9.翻译句子。(4分)

  ①因以为号焉。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10.两文分别写五柳先生和醉翁的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8. 答案:①往,到;②显示,显露;③从;④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评分:答对一个词语解释得1分,共4分。

  9. 答案:①就以此为号;②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号叫醉翁

  评分:翻译准确一句得2分,共4分。

  10. 答案:(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醉翁)借酒助山水游乐之兴。

  评分:答出一点得2分,共4分。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5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1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答:

  14.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文,最后一段中所写的 “乐”有哪些?(3分)

  答:

  参考答案:

  12.①昏暗;②寄托;(2分,每个1分)

  13.①它的西南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幽美,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②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写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评分:共4分,每句2分)

  14.“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评分:共3分,每点1分)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6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其西南诸峰;( )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名之者谁。(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答:

  3.从选文看,醉翁“醉”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参考答案:

  1.(3分)(1)各个(众)(2)靠近(3)命名(给……起名)

  2.(2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补充动词1分。“得”“寓”翻译正确1分)

  3.(2分)一是饮酒,二是欣赏山水。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子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_____________

  (2)余至扶风之明年_____________

  (3)既而弥月不雨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______________有共通之处。

  4.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跟从,随从(2)第二年(3)下雨

  2.(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

  3.关心人民疾苦 与民同乐

  4.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uiwengtingji/417646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