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醉翁亭记教案范本(2)

醉翁亭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深入品悟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2、品读课文,感受优美的语言,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提高鉴赏能力。

  设计思路:

  《醉翁亭记》是庆历六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所作。全文仅有四百多字,却意蕴丰厚——景美、人美、情美、文美——创造出一种诗一般的意境美!所以学习本文打算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抓住21个“也”字,25个“而”字,反复诵读,体会音韵美。

  其二,抓住10个“乐”字,拎出相关语句,深入品析,体会思想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幻灯片,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1 解释加点字

  环滁皆山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云归而岩穴暝

  至于负者歌于途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名之者谁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一词多义

  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归

  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山水之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霏

  日出而林霏开

  若夫淫雨霏霏

  3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 杂然而前陈者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故自号曰醉翁也

  4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二、故事导入,感受语言精练美。

  1、朗读课文,找出描写简练的句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大声朗读写景的句子,读出醉翁的欣喜、热爱之情。感受用语的凝练。

  三、1.自读课文,思考:本文的音韵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1)“……者……也”判断句式的运用,整齐而富有节奏。

  (2)21个“也”字,24个“而”字,回环往复,韵律独特。

  (3)骈散结合,富有变化,摇曳多姿。

  2.感情朗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可以是判断句式;可以是骈散句;可以是“也”字句、“而”字句;也可以是千古名句……

  活动:大声朗读,读出节奏,读出变化,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录下自己朗朗的读书声。

  注:此处是学生的朗读表演,旨在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音韵美,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的点拔和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四、寻找快乐源

  1、找出文中包含“乐”字的句子,并给出翻译。

  答案明确: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水之乐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山水之乐

  (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观也。——宴酣之乐

  (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禽鸟之乐。

  (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之乐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

  这么多的乐趣从何而来?因何而乐?下面请同学们同位两人交流学习。

  2、同位两人交流学习,思考:

  (1)禽鸟因何而乐?(2)百姓因何而乐?(3)太守因何而乐?

  明确:欧阳修是被贬至滁州的,他的内心并不快乐,可本文却句句写“乐”,原因何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欧阳修并非“乐已之乐”,而是“乐民之乐”、“与民同乐”,所以才可以抛下个人的悲喜得失,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出示主旨

  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五、齐声朗读,读出本文的“文质兼美”。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uiwengtingji/745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