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成语教学策略刍议论文(2)

成语大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重视汉文化的学习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从整体上看,都是适合本民族需要的,只有发展阶段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分。对待别的民族文化,应该尽量采取一种正面的、客观的态度,尊重别的民族的文化。如果采取的态度正确,就会促进语言学习,如果不正确,就会妨碍学习。很难想象,一个仇视目的语国家的人民和文化的人,能够很好地掌握这种语言。”[3](P59)研究和学习不同民族的语言就要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成语是汉语中最能表现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汉文化知识,仅从成语的内容上,我们就可见一斑。如和历史上秦赵之争相联系的成语有“价值连城”、“怒发冲冠”、“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和淝水之战有联系的成语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来自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的“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愚公移山”等。

  这些以民族历史的特定事件和神话故事为素材的成语,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像这样的成语,如果离开了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几乎是无法理解的。

  还有一些汉语成语在指称客观事物或现象时,也表达了一定的爱憎和褒贬的感情。如常见的表示褒义的成语有“顾全大局”、“生龙活虎”、“丰功伟绩”等,而表示贬义的成语有“粗心大意”、“油腔滑调”、“无稽之谈”等。恰当利用感情色彩来使用汉语成语,能够使语句和文章更有表现力。所以要学好汉语成语,有关汉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内容就是不能回避的。只有把语言的学习和背景知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学好一门语言,同时也可以收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成语语用方面出现的误用就充分地反映了以上这些问题。例如:*(3)麦苏尔学习不好,可是他能笨鸟先飞,每天早早背书,一定能行的。

  “笨鸟先飞”虽然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唯恐落后,便提前行动”的意思。但该词的使用语境有限制:只用于自己,表示谦虚。所以此例用“笨鸟先飞”有贬低他人的意思,不妥。应改为:麦苏尔学习不好,可是他坚持不懈,每天早早起来背书,我想他一定能行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文化语境)三种。其中文化语境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在本族人之间交际,文化语境往往因相同而习焉不察,但如果是本族人与外族人的交际,文化语境的作用就显得非常明显。汉语成语是一种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特殊符号,它是汉民族长期生活积累的结果,同时它所负载的文化内容也是最丰富的。因此,学习汉语成语,对其使用的文化语境进行了解就非常重要了。

  但目前我们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汉语成语时,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成语的含义,而不关心成语使用的语境。例如,“一见钟情”只能用于男女之间;“不耻下问”指人虚心好学,但不能用于自己,否则有自夸之嫌。正是因为不了解汉语成语所附加的感情色彩、使用语境,才会造出以上令人啼笑皆非的句子。

  因此,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汉文化知识,除了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这方面的知识以外,还应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概论”的教学(包括大量增加课时,配备知识渊博的老教师任课,改进教学方法,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等等)。同时,应该提倡学生自觉地扩大知识面,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要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系统,消除两种文化接触时产生的障碍,使自己处在目的语人们的位置和思路上,达到新的自我认同。要知道,一个人要成为双语者不容易,成为双文化者就更难。

四、加强汉语语感的培养

  学习一门语言,目的在于培养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养成正确运用这种语言的习惯和语感。

  词语间的搭配就属于一种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除了必要的语法知识外,大多数情况下,是靠语感来决定的。成语的搭配比一般词语有更多的限制,再加上成语本身的实际语义可能与其字面意义存在出入。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行成语搭配时,常常会造出一些从语法角度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看上去十分别扭的句子。如:*(4)我们好久不见,他的脾气原封不动。

  例(4)中的“原封不动”是“完全是原样,一点也没有变动”的意思,多用于物,也用于事,但不用于人。因此,“原封不动”只能改为“依然如故”或“一点没变”。

  再如:

  *(5)在学习方面我遇到了素不相识的困难。

  例(5)中“素不相识”表示向来互不认识,用于人与人之间,句中表示人和困难“互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这里的“素不相识”可以改成“出人意料”或“意想不到”。

  语感获得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核心的手段是通过大量地接触言语,使言语本身的规则在主体大脑中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从而形成一种言语结构。我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提倡的就是这种自然习得。

  当然,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语言接触也同样是第二语言语感获得的重要方式。但是第二语言的语感培养要比母语的语感培养困难得多,除了语言环境、语言输入的差异外,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母语语感的影响是十分突出的。所以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只有通过逐步地、全方位地接触汉语及其相关文化,不断地使用汉语,通过量化了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完成对语言惯例的认识内化过程,才算是获得了汉语的语感。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语感,主要是让学生作为主体去进行语言的探索、感悟、积累和创建,突出学生自己在语言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要在课堂上讲得太多、太细,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无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实际语言能力,绝不可能主要由他在学校里或书本上学得的语言知识转化而来”[4](P213)。

五、编写适用的工具书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汉语成语时,除了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学习以外,还可以利用工具书。

  可是我们现有的辞典大多是针对汉族人编写的,而且是以初等以上文化程度的汉族人所具备的成语知识为前提的。因此,这些辞典对少数民族学生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甚至还可能造成不应有的误导。有的辞典用成语或很书面的话来解释成语,让原本汉语水平就不高的少数民族学生不得要领。

  如:“一针见血:比喻说话、行文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对学生来说,“行文”、“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已经让他们云里雾里了,还怎么理解“一针见血”的意思。有的辞典解释得太简单,没有必要的限定,致使含义含混。如:“全神贯注”解释为“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形容精神高度集中。”一点儿也不为错。但学生据此就会造出这样的句子:假期里我参加劳动,帮助家人,最后我全神贯注地等待的录取通知书来了。

  这个错句就是由于我们辞典的解释太泛造成的。如果能加上该词“多用于看或观察”,估计学生就不会出现类似错误。还有就是有的辞典一般都没有说明成语的语法性质及使用范围,因而使少数民族人士无法准确判断成语的语法功能、感情色彩等。

  因此,我们深切地感到,目前的成语辞典确实不能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语的需要。为少数民族学习汉语者“量身定做”一种专用的成语辞典势在必行。我们建议,这本辞典除了一般辞典所具备的基本框架外,还应该有语义轻重、褒贬色彩;成语词性、结构方式、语法作用;适用范围、限定条件等。另外辞典的释义应尽量通俗化,例句要多,句式应简单,还可以加上同义和反义成语举例等。

  当然,在短期内编写这样一部辞典绝非易事,而且也不可能靠几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但是这种需求又是迫切的,这个工作是应该去做的[5]。

  我们说,成语是汉语中比较特殊、人文信息十分丰富的、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因此,学好汉语成语对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汉民族、认识汉民族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我们的汉语教师和少数民族学生都能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相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整体水平的提升将会指日可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chengyu/8597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