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梁祝教学课件(3)

教学课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2、展开部

  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在欣赏时老师做相应的提示:(播放“展开部”音乐)

  1).“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2).“楼台会”:

  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3).“哭灵、控诉、投坟”:

  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最后锣钹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3、再现部

  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三、拓展延伸

  作品中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学生讨论)  这一民间传说与历史事实有很大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清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再挖墓穴地时,发现一墓穴,墓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期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被贪官马文才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在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民间便有了关于梁祝各种各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四、结语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那就是真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kejian/42875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