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地貌学教学课件(3)

教学课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动力地貌学

  研究各种外动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特征。外动力包括流水、冰川、波浪、风、溶解、热力冻融等作用。它运用物理学(主要是力学)和化学的方法研究地貌过程,以揭示地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并进而建立它的物理或数学模型。动力地貌学已成为现代地貌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动力地貌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动力作用均衡的思想。各种外营力与地表之间,在经过长期相互作用之后,可以调整到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这时能量消耗、物质分配处于最合理的状态,即达到最大的“熵”值,地貌形态就相对稳定。山地斜坡均衡剖面、河流均衡剖面、海岸均衡剖面和冰雪积累与消融平衡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自然界存在趋于均衡的倾向,也可以达到短暂的均衡状态。然而,早期的地貌学过于强调了均衡的作用,把地貌发生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封闭系统,能量(各种营力)和物质(破坏和搬运物)只能在本系统内运动,因此认为全系统达到均衡时,地貌的发展就停止了或以后又开始新的循环。现代动力地貌学改变了这一观点,认为地貌过程是开放系统,能量和物质皆可自由出入于系统,均衡状态可以在某一时段或某一空间先行达到,并非一定要全系统的均衡。事实上,自然界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处于随机状态,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既有均衡的趋向,又处于随时被打破的状态。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尺度问题,从长时间和大范围来看可能已达到均衡,但从较短时间或某一局部范围来看则未必达于均衡。如一条河流,从多年平均的时间尺度来观察,其纵剖面平均高程、平均输沙量等特征值无大变化,则可认为已取得均衡。但从不同的水文年、年内不同的季节看,存在冲淤的变化,有时甚至还相当大,处于不均衡状态。按照这种思想来研究地貌的发生和发展,使地貌学研究更加接近于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应用地貌学

  研究如何应用地貌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生产实践的学科。如研究地貌形态与沉积物的分布规律,进行地貌区划、农业区划;应用沉积相的理论和方法,了解石油、地下水和一些砂矿的富集和贮存规律;根据地貌的变形揭示新构造运动,找出地震危险区,作地震长期预报,衡量大型建筑的地基稳定性;研究某些灾变性地貌过程,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进行预测,提出防护措施;研究河流和波浪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对水土保持、航道整治、海港选址、护岸护坡等工程建设提出依据;研究风沙运动规律,采取防风固沙措施,保护农田、草场和道路;许多以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点、区的选择和建设,也需要地貌学知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kejian/4466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