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5)

谜语大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太空一日》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太空一日》选自航天员杨利伟撰写的个人传记《天地九重》。

  课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就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索,返回途中的惊险机遇作了详细介绍。本文具有很强的变现力,普通的词汇,平实的语言,读起来却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这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确立了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理解关键语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浏览文章,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杨利伟崇高的精神品质。

三、说重点难点

  结合课标,我确立的文章重点是:掌握浏览了学习方法。本课篇幅较长,由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小标题。所以第一课时的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小标题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本课的难点是感受杨利伟崇高的精神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四、说教法学法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选择的教法是: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法方面,我主要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20xx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

  二、检查预习,了解背景。

  1.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炽热轮廓模拟遨游严谨稠密瞬间概率烧灼

  五脏六腑千钧重负耐人寻味惊心动魄

  2.介绍写作背景。

  介绍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我看到了什么

  在太空中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

  2.读了“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部分,你知道“自己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回答)

  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3.在“我看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它?

  明确:

  (1)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2)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3)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

  因为“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通过本次观察,说明那些说法并不科学,从而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

  4.“神秘的敲击声”这一部分其实写了在太空中哪两个“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现象?

  (1)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2)时不时会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5.“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

  返回舱的舷窗出现裂纹,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四、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1.结合课文,体会下面句子蕴含的情感。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明确: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所有人为杨利伟挺过了艰难的共振过程而高兴。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明确:通过景色描写,表达了“我”在太空思家、爱国之情。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的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

  明确:表达了“我”回到地面、想从返回舱出来的急切心情。

  2.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什么特点?

  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照火箭发射、在太空中、飞船返回的顺序组织全篇。

  3.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试从文中找出一些例子,体会宇航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1)“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什么。”因无法捕捉,就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

  (2)“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感觉声音不像,就不能确认,这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

  【课堂小结

  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详尽地叙述了“我”(杨利伟)的“太空一日”之旅,表现了航天英雄的沉着、冷静和严谨、科学的崇高精神。

  【作业布置

  1.读完本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迪?

  2.假如杨利伟到你们的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我看到了什么严谨

  在太空中科学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

  (结语)

  我们常说“读书是为了明理”。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久久回荡。我们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铧犁,帮助学生开垦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希望,和他们一起去采摘那些文化领域的累累硕果,一起去分享那些伟大心灵闪烁的光芒。并在共同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巅峰上捕捉受用一生的雨露阳光。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过程中矢志不渝的思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miyu/404807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