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消失的故乡阅读答案(3)

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说“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写到哪些东西消失了?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6分)

  2.第九自然段中作者所写的“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和“另一种文化改造”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迷了路”,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4.对“消失的故乡”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认识?(5分)

  【答案】

  1.一片梅林和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妈妈洗菜和洗衣时的水井、井台边上茂密的龙眼树树下的水牛消失了;有着长满水草的河渠以及碧绿的稻田的乡村景色消失了;充满欧陆风情的建筑消失了;“我”北上求学时走过的小路、石阶以及听到的汽笛声消失了。(写出3点给4分,写出4点即可得满分)

  2.前者是指基督教文化与原有的佛、儒文化融汇后形成的文化形态;后者指依据所谓“现代文化”改装西式建筑,用水泥封糊地面,建筑刻板房屋。(每点2分)

  3.开头写“迷了路”是指家乡的变化让我认不出,为下文做铺垫。(2分)结尾写“迷了路”是指在家乡的变化面前,“我”找不到了童年的梦幻、至爱的故乡和特有的文化情结。(2分)这样写既前后呼应,又深化主题。(1分)

  4.哀伤和惆怅。(2分)对童年的怀念,对充满欧陆风情以及异域情调的故乡的怀念,对特有的有异于内地文化形态的怀念。(3分)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第二段的这句话引起下文,答题时可从每段开头搜寻有用的信息整理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关系。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前半句指代前面的内容,后半句指代后面的内容。

  3.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特色,可谓首尾响应,既有伏笔又有回应,作用可抓住与主题的关系作答。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从最后一段中提取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4621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