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周必大传》的阅读答案及翻译(2)

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参考答案

  9.C

  10.D

  11.A

  【解析】9.C(沮:使……沮丧,挫伤。)

  10.D(就,连词,表顺承;A. 作为,动词/替,给,介词:B. 用,介词/因为,介词;C. 的,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11.A(①是说周必大的策写得好;③是说外交应付自如;④是周必大对皇帝的讽刺;⑥是说皇帝器重周必大)

  12.周必大年轻时英俊奇伟,父早故,由外祖母家抚养,母亲亲自督促他勤奋读书。

  13.你的官职只不过是为 人君鼓扇而已,在先皇帝时位卑事微,如今怎敢抗命!

  14.十天以后,孝宗重申以前的命令,周必大仍然拒不奉命。不久,他辞去了给事中的职务。

  参考译文

  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父亲叫利建,周必大年轻时英俊奇伟,父早故,由外祖母家抚养,母亲亲自督促他勤奋读书。绍兴二十年,周必大中进士,授官徽州户曹。后又中博学宏词科,任建康府学馆的教授。不久,周必大被调到太学任职,宋高宗阅读了周必大起草的策文后,说道:“真是大手笔啊!”

  宋孝宗即位以后,被任命为起居郎。(一次),侍奉宋孝宗讲经,孝宗对蜀地的情况颇为担忧,周必大回答道:“蜀地的人民长期困顿,希望陛下颁诏对他们安抚劝谕,事情安定后应当宽限他们的租赋,这样,蜀地就可以安定了。”应诏上书列了十件事,都切中时弊。

  暂代给事中之职,他上奏辩驳,不避权贵。金索要议和时厚礼,周必大分条上奏,请求确定敌国的名称,金国因此屈服。曾觌.龙大渊得到孝宗的宠幸,众多大臣纷纷上书弹劾他们。(孝宗不仅没有接受大家的意见,)反而晋升两人的职务。诏旨下达后,周必大和金安节拒绝在上面签署同意的意见,并且上奏孝宗:“陛下对于政府中官员,欲罢则罢,欲贬则贬,惟独对于曾.龙二人委曲迁就,多加重用,恐怕众人会议论纷纷啊!”第二天,孝宗宣布了自己提升曾.龙的手诏,并对周必大呵斥道:“你的官职只不过是为人君鼓扇而已,在先皇帝时位卑事微,如今怎敢抗命!”周必大进入宫廷向皇帝谢罪,但他仍然坚持已见:“我知道了,那么为臣也就不以侍奉先皇帝的态度来侍奉陛下了。”说完,周必大退至一边,等待处罚。孝宗(看到周必大的态度坚决,)说道:“我知道你忠贞事国,举荐官员时极力破除朋党.严明纲纪。”十天以后,孝宗重申以前的命令,周必大仍然拒不奉命。不久,他辞去了给事中的职务。

  过了很长时间,周必大先后担任南剑州知府,福建刑狱提点官。以后又升任秘书少监,同时在直学士院任职,兼任史职。不久,辞去直学士院职。张说又命担任签书枢密院。周必大谏道:“(关于此人的任用,)以前曾经在朝廷上议论过,大家都认为不可,陛下也觉得这个决定不妥而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没过多长时间,又作出这样的命令,使贵戚干预朝政,于公于私都是缺失,臣下不敢起草诏书。”结果,周必大被罢去京官,调任建宁府。他到了丰城便称病回到京城。后来周必大屡次辞官不就,由此名声更重。过了一段时间,又担任了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连孝宗也由衷感叹道:“你不迎合别人,也无所依附,正是我最器重的。”

  周必大担任兵部侍郎,不久兼太子詹事。上奏说:“太宗储才为了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了治平.元佑之用。自从章.蔡京以来挫伤士人志气,最终导致“自取灭亡”。秦桧忌妒刻薄,排挤人才,流弊至今。希望陛下在平日储蓄人才。”皇帝沉迷于球场,必大直言劝谏。江浙久雨,上奏请求减少后宫的开支,免去江浙郡县拖欠的税收,命令省部注重抚恤。

  淳熙十四年,周必大任右丞相。十六年,任左丞相。庆元四年,周必大去世,被朝廷谥为“文忠”。有著作《平园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65799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