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好古《谒金门·怀故居》阅读答案(3)

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下片恨无人收复失地。“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这里用了一个对比句,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当时一方面是戌边将士风餐露宿,日夜守卫边关;一方面是南宋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们在灯红酒绿中寻欢作乐。这种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爱憎分明的爱国情感,“玉关”,原指玉门关,在甘肃。唐王之焕《凉州词》中曾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句。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表现边地苦寒。后来“玉关”一向泛指边塞。“玉楼”,华美的高楼,代指歌舞之地。“玉楼歌舞”,则是对昏君佞臣、达官贵人醉生梦死生活的典型写照。如“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西湖》)又如“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宋·谢枋得《蚕妇吟》)由于南宋统治者整日沉缅在荒淫的生活中,不思收复失地,所以诗人最后以辛辣的讽刺结束全篇:“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既然无人收复失地,那就只有寄希望于“东风”了。若东风能将胡尘吹去,则东风便可被封为万户侯了。末句讥讽抗敌之无人!“侯万户”,“侯”,封侯。封万户侯,是享有万户人家的封邑的收入。

  这首词主题突出。在表现手法上有叙述(上片四句),有对比(下片首二句),有拟人(“东风”句)。淡淡写来,不着痕迹而兴味自远。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作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67678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