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宋史·张去华传》阅读答案及参考答案(2)

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不得预坐 预:预先,提前

  B.愿得校其优劣 校:较量、比较

  C.澹以所对不应问 应:回应,回答

  D.以是不登显用 显用:重用

  5. 以下各句中,全都表明张去华“敏于属辞”“尚气节”的一项是: ( )(3分)

  ①上章自诉愿得校其优劣 ②有死而不免者,去华建议请除之

  ③在洛葺园庐,作“中隐亭”以见志 ④簿领之职,非壮夫所为

  ⑤以趣番禺,如践无人之境 ⑥着《大政要录》三十篇以献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张去华从小就努力学习,在文章言辞上有一定的长处。后来被授予御史台主簿,但他觉得大丈夫不应久居人下,于是弃官回家乡,三载杜门不出。B.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张去华中了进士并被授予官职。任职满一年没被提拔,他就上奏章指张澹、史师颂等文学肤浅,愿意与他们一较高低。

  C.雍熙三年,张去华知陕州,未出发时,写下三十篇《大政要录》献给皇上,皇上因此留下了他。后任开封府判官被尼姑控告而削官,贬为安州司马。D.宋真宗时,张去华任杭州知府。建议免除已死去那些人的人丁赋税,有关部门借口经费所仰,固执不许。后来在洛修建园庐,作“中隐亭”以表现心志。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文。(10分)

  (1)朝议薄其躁进,以是不迁秩者十六年。

  (2)道安伐登闻鼓,言铉以尺牍求请,去华故不为治。  参考答案:

  4. A.(预:参与、参加)  5. C.(②表明张去华体恤民情,关爱百姓。⑤表明他有见识,有战略眼光。可能稍有争议的是:③张去华的主张没有被采纳,愤而在洛阳建园居住以“见志”,应该也是“尚气节”的体现;⑥写下洋洋洒洒的三十篇《大政要录》,应该是属文缀辞的表现,但内容却是施政方略,有点与题若即若离,所以正确选项里没选它)

  6. A.(“大丈夫不应久居人下”错,壮夫,意思是大丈夫,但“久”字没有依据,应是他认为这职位没有决定权,“不得预坐”,就无法尽展其才,所以才说:“簿领①之职,非壮夫所为。”)

  7.【参考译文】(1)朝臣们在集中评议(张去华)时鄙薄他的急于进取(热衷于仕进),因此(张去华)有十六年都没有得到升迁。(句意2分,“薄”“ 躁进”和“ 不迁秩者十六年”的句式)(2)道安敲响登闻鼓,说徐铉用书信向张去华求情请托,(所以)张去华故意不惩治。(句意2分,“伐”“ 尺牍”“ 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69491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