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挺拔之姿》的阅读题及答案(3)

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力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断句错杂,富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B.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白和郑板桥能循自然之道的风骨。

  C.“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这句话是说,每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D.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同样的竹子,“我”却“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E.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谈古论今,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17.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3分)

  18.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5分)

  19.(9分)

  (1)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3分)

  (2)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80字左右)(6分)试题答案:

  16.(4分)

  B E

  17.(3分)

  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18.(5分)

  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

  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

  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

  19.(9分)

  (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2)内容表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7360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