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育创新在路上征文(2)

征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二】教育创新在路上征文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各有各的差异性,蒋家堰镇中心学校正视学生差异性,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分成九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六名成员,这六名成员组合是这样的:六名成员之中,有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有三名成绩中等的,有二名成绩差的,九个组在教室里座位每两周移动一次,小组和小组之间竞争,小组内部组员之间互帮互助、相互督促、检查、提高,学期末评出优胜组、进步组、文明组、创意组、团结组、特色组,并给予奖励。

  我们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客观地显示优,中,差的层次梯度,特别要为学困生考虑,同时要为优秀生留有余地;教学过程注意学生的差异性,问题的提出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简单问题由学困生回答,稍难问题由中等生回答,遇到疑难问题由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作业布置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发展水平不同,作业布置有所不同,批改作业时对于学困生我们面批面改,指出问题所在,及时纠正;采用多元评价,尤其是对发展水平较慢的学生在评价时以鼓励为主,如:“不错,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赶上来的。”

  课堂就是一个小小的舞台,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编导,更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齐心协力,尽情发挥,才能演出一幕幕和谐,生动,感人的戏剧。

珍视学生感受,做孩子坚强的领路人

  班主任通过每周学生写周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心里动向,让学生有话敢说,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我曾看了学生的一篇周记:我好羡慕吴老师女儿,有人痛爱,我有父母和没父母没什么区别。我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母亲怀我时,和父亲在不同的地方打工;生我时,父亲才到医院去看我,当发现我是女儿时,父亲以出去给母亲买早点为由,一去不回,母亲在医院住了十五天,含泪把我交给老实巴交的舅舅也一去不回,舅舅只好搭车把我抱回老家交给外公外婆抚养。如今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我父母又很少寄钱回家,每当学校要交生活费时,我心里就很难过,外公老了,腰疼,还在给人打零工,外婆在家养鸡养猪很辛苦,再加上他们的孙子孙女,一大家人吃饭不容易,更何况我是外孙女,舅舅不说什么,舅妈有想法,哎!我亲爱的爸爸妈妈呀,你们何时回家,我不想再寄人篱下,只要你们回家,哪怕天天打我骂我,我也高兴,别扔下我不管,我渴望远方的爱!

  当班主任把这篇周记给我看时,我感到心里揪得慌,抽出一个周末时间,我们去这个孩子家里家访,从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这个女孩子在家很懂事,很勤快,我们也谈了孩子在校学习很刻苦,做事认真,就是很少见她笑,班主任把她父母联系电话要过来,在电话中和她父母沟通,如今她父母按月给寄生活费,她妈妈一到周末打电话问问孩子,孩子脸上笑容有了,学习更上进了。

  学生久久不能释怀的问题通过周记进行倾诉,班主任细心调解疏导,确保学生心灵阳光成长。

注重学生需求,让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

  爱表现是大多数学生的天性。组织一次元旦汇演,组织一次春节晚会,组织一次毕业典礼,组织一次运动会,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你会发现学生真正地投入到一件他喜欢做的事情中时,他会把它做得尽善尽美,并且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因为他要在舞台上亮出最美的自己!

  有时我在想,要是把英语课也上成表演课,给学生表演机会,那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呢?我尝试了,效果不错。初中英语A部分加了2d对话内容,就以此为突破口,先用收录机正音,再学生模仿跟读,然后师生对话会意,随后分三轮表演:

  第一轮:看着课本分角色朗读;第二轮:不看课本分角色朗读;第三轮:自编对话上台表演。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他们按各自的水平找搭档准备,我只起观察,控制时间的作用,慢慢地,学生很期待上英语课,有的提前准备,以便上课时表现,因为表演精彩的我有时奖励礼品,有时给小组加分,有时给他们制作贺卡,写上一段英文祝福。

  注重学生的需求,从社交能力,谈吐,人际交往等方面培养,为他们提供锻炼机会,为他们搭建表演舞台,让他们勇敢地亮出自己来!

发展学生特长,释放学生潜能

  课外活动小组绘画组成员在跟随刘安美老师学剪纸艺术,真神奇,一张张小小的纸片,经过几次对折,剪刀在上面游动,一幅幅美丽的图案跃然而出。

  看!篮球队队员正在进行篮球友谊赛,万鑫老师投篮准,陈红松老师运球快,学生队进球了,同学们欢呼鼓掌!学生岳涛篮球打得好,学习成绩优秀,为这样的孩子加油!

  听!“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优扬的琴声从琴房里飘出,黄朝霞老师在带领舞蹈班的学生练钢琴,只见她不厌其烦地反复示范指法,教学生乐谱知识,让学生操练。

  刺绣班的学生在瞿定红老师的带领下静静地穿针引线,有的在绣字,有的在绣荷花,有的在绣美女,有三个女孩子在合绣“春暖花开”图。

  我相信:从这里走出的学生,个个都是好样的,因为他们的特长在这里加强,他们的潜能在这里释放。

  著名学者徐惟诚在《爱心与教育》的序言中写道: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成绩单,不是一堆堆分数,而是活生生的人,是能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

  法国教育家斯朗格也说过:“教育的最高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

  我们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珍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需求,发现学生特长,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zhengwen/2081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