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3)

1000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篇5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20xx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xx年开始,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当然,清明节祭祀、缅怀那些逝去的先人和亲人是主要的内容,国务院将清明设定为法定假日,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团聚,是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有着很深刻的意义。对死者的怀念、祭悼,也是让我们更好地凝聚亲人,相互爱护、帮助,珍惜生存的当下,愉快幸福地度过每一天。

  其实以笔者之见,扫墓、祭奠重在孝顺,让死去的人在那边过的更好,让今天的我们更加珍惜每一天。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很不容易,从出生、到上学、参加工作,直到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尊来爱幼等等。其实对老人的孝顺,孔子说的很精辟:孝敬父母不是给他们吃什么,重要的是别给他们“脸色”。也就是孝顺。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一直传承带现在,国务院将其定为法定假日,正是给人们创造了尽孝的条件和环境,在这个节日里团聚,以凝聚人心,更好地延续这种亲情。

  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总是有老的时候,总要离开亲人、离开这个世界。

  孝敬老人,基础在养,重点在敬。养是物质上的保障,敬则是精神上的慰藉。只有养、敬兼备,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孝。敬是一种亲情、一种眷恋,一种温馨,一种精神上的关怀。

  人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即使思想上最成熟的时候,也是心理上最脆弱的时候,甚至有的时候像个孩子。容易自卑、孤独等等,所以对于老人的孝顺,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要照顾好老人的起居,从一点一滴做起,有时间尽可能经常和老人聊天,尽可能地实现他们的愿望。即使不和老人在一起生活,也要经常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把孝亲敬老融入日常的生活之中。

  但是,人的五个手指还不一般齐,不全是这样,有的老人曾经拉扯了几个孩子,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但是当老人年迈的时候,还没人过问,甚至因抚养老人而对簿公堂。尽管这样,当老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人才想起来为老人烧纸,还有什么纸扎的电视、汽车、洋房,还痛苦流涕,大哭大叫,那有什么意思。烧纸花那么多钱,不如老人活着的少惹其生气,多买点好吃的。

  关爱老人的今天,就是关爱自己的明天。人都有老的时候。我真的感到清明节放假,不仅仅是祭祀,更多的还是传承尊老敬老的传统,凝聚亲情,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美满。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篇6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昔日种种,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断魂”?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这首诗,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古往今来,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但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就不仅仅再是生活的负担。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援手于他人危难,自己在挫折中保持乐观,只要心中有爱,爱就会没有遗憾,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1000zi/357092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