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学作文1200字(2)

1200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学学作文1200字 篇3

  人生,有时像处在四面围墙的黑屋里,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但是,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墙上有扇窗,它不大不小,刚好够你看到过去,刚好可以让你看到未来,让你感受到风吹的方向。

  “找个考试机器当你儿子去吧!”我摔门而去,门发出巨大的声响,它震着我的心,也像一把利斧把我和父亲劈成两个仇人。我再也无法忍受这一切了。自从初二开始,我的各项任务都在加大,首当其冲的就是责任,第一次当班长,我各方面还有点应付不过来,想着是班上同学民主投票选的我,我必须尽到职责,但是在履行职责时,缺少威信,管理班上纪律就不顺,就有个别同学专门跟我作对,甚至以此为乐;其次是学习压力,这期物理是新增的课程,数学难度加大了,英语的单词量也陡增,还有好多的语法条款,每周都要应对排名考试——当我被这如山般的压力摧残,个人意志一点一点被夺走,内心空洞犹如行尸走肉的时候,我本以为父亲会给我精神上的支持,但是他的眼里却仿佛只有分数,考得好就见他一脸欢笑,考得不好就得看他那张铁板脸。上周考砸了,不止是语文,还有英语,竟被英语老师勒令写500字的检讨,这次回家,刚推开门,我头都不敢抬,偷偷瞄到父亲铁板的脸,阴沉的气氛在我们之间蔓延。我小心央求着:“爸,这次没考好,我期末考好就是了,可以吧。”父亲声音大得多:“平时都考成这样,能期望你期末考好?”我再次辩解到:“分有那么重要吗?比我的命重要?”父亲看来是气坏了:“分儿不就是你们学生的命根吗!!”……。我觉得我已经不是他儿子了,考试的分儿才是他的亲儿子。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摔门而去。

  在深秋寂寥的路上,我踽踽独行,头耷拉着,背驮着,这是妈妈最讨厌的勾腰驼背,管它呢,我难受着呢。我的眼睛应该不像年轻人那样清澈有神,可能像两口枯井,两口无底的枯井,令取水人绝望的枯井。

  我失魂落魄地在校园晃荡着,深秋的校园,树叶也渐次泛黄,一片金黄的银杏叶从我头顶飞落,给我灰黯的瞳孔映上一抹亮色,我的小心脏被她激扬起了点点活力,对,去爬爬山吧。我快步走向那个坐落在校园偏远处的小山,在刻字的石碑前,咂摸着石碑上那三个红色的刻字——不高山,对望刚刚走过的明远湖。真不可思议啊!这里本来没有山也没有湖,就是一片平淡无奇的土地,因为大学新校区的修建,开挖了湖,挖出的土堆成了这座山,栽了好多好多银杏树,一下子就很有景致了。我顺着山路,很快爬到了山顶,山顶还是那块大石头,小时候它可是我最难攀登的滑滑梯了,要老半天才能爬上去,这会儿,我一步半就登上去了。站在石头上,算是这山的最高峰了,远处明远湖的湖水平静无奇,泛着微光,湖四周和山脚下的树绿得层层叠叠的,银杏倒是渐次泛黄了,还有各种各样树啊,竹啊,花花草草的,明园桥边艺术学院塔楼的大钟指针指向天空,够了,够了,有山有湖有树有花有时空,好一幅自然天成的画卷。

  秋天的气息随着时光逝去,你看它不见,寻它不着,它,又不请自来。秋天的野花、鸣虫和天上的飞燕,你们可知我内心的忧伤,竟然还自顾自地开放着,鸣唱着,甚至飞翔着——我左右不了你们,那就左右我吧。也许,我可以为自己的心开一扇窗,想得开一点,也许可以再努力那么一点点,也许可以再刻苦一点点,难关就能过去。平淡无奇的土地上都可以开凿出山湖美景,我也可以的吧。

  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爸爸寻我来了,“儿子,爸爸的话过激了点,你不要太上心,回家吃饭了。”我和父亲都笑了,像那秋天的云淡淡的,也是醇厚的。也许人生需要面对的墙真的没有窗,那就自己画一扇吧。

小学学作文1200字 篇4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纵观我校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不注意交给学生观察方法,再加上学生生活面狭窄,体验不丰富,素材积累不充分,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作文时学生多半是无病呻吟;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以专题组织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完美结合,都在利图改变学生这一“怪现象”。我们进行小学生活作文的研究,就是试图从“生活”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让学生作文中有话可写,且表达真情实感。

  因而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尝试着迈上了“生活化”作文教学改革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让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善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良好习惯,作文教学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学生能写出真、善、美的习作使学生敢于、勤于、善于,乐于说真言、写实话、吐真情。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以及对生活和习作负责任的态度。逐步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

三、理论依据

  (一)、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学生才能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世界。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语文教学走向开放、走向实践、走向综合的基础,也为作文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生活背景。

  (三)、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从作文教学来看一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较空洞,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内容与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与创新意识。为了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且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走向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能让我们更多地吸取经验,更多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教师本身语文素养与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四)、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培养生活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大自然和社会中到处都有知识,到处都可以成为作文教学的课堂,打破作文教学模式,使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起来。

  (二)、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需要。

  (三)、改革教师的指导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习作的合作伙伴。

  (四)、改革教师的作文评价方式。

【【精华】小学学作文1200字四篇】相关文章:

1.【精华】小学学作文900字四篇

2.【精华】小学学作文400字四篇

3.【精华】小学学作文1000字四篇

4.【精华】小学学作文1000字合集6篇

5.【精华】小学学作文400字6篇

6.【精华】小学学作文1000字9篇

7.【精华】小学学作文900字三篇

8.【精华】小学学作文400字4篇

9.【精华】小学学作文1200字4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1200zi/201454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