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春节的作文1200字(2)

1200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在我们把春节的由来、内涵、习俗、意义都说过说透之后,忽然发现还忘了说——春节是一种特定的情感。

  在所有春运的运载车辆上,那些挤成一团、千辛万苦的人,没有一个知难而退,全都坚定地渴望着去实现一种情感的目标:回家。急渴渴地扑到家,一推开门,即刻融化到自己生命源头的温暖里。

  那里有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守家在地干活营生的兄弟姐妹,他们全朝你喜笑颜开;还有那些分外亲切的老桌子老柜子老景象,以及惟有你的老巢才有的那股子的勾魂摄魄的气味。

  跟着,与你的巢紧紧相连的纷沓而至:至爱亲朋、旧交老友、昔时伙伴、左邻右舍,还有老街老巷、乡土风物与小吃。可能你离家太久,或在外边拼打多年,渐行渐远的往事已经滑到记忆边缘,但此时此刻偶然碰到一个什么细节,会把沉睡在你心中深处的故旧一下子拽到跟前。记得一次在街头碰到一位阔别了至少三十年的中学同学,那一瞬忘了他的名字,却脱口叫出他的外号“大牙”——他的门牙又长又大,而且往外呲。那时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大牙”。谁料到此刻这个外号仿佛有种神奇之力,把我们热呼呼地拉回到真率无邪、亲密无间的少年时代。我们开始问对方、说自己、谈现在、聊过去;所说到的当年的同班同学时,也多是外号,惹起我们阵阵大笑。就这样站在街头长谈竟有一个小时。

  从中,你会感慨人生的急促,时光的无情,生命的无奈,同时又获得惟有回家过年才有的满足。然而一年里只有这些天,可以实实在在触摸到昨天与前天。 仿佛进了奇妙无穷的时光隧道,还会情不自禁地往里钻。

  虽然过年,我们是辞旧迎新,迎着春天往前走,但我们享受到的更多的情感却是怀旧。

  春节里一种特定的情感是怀旧。春节是个怀旧的节日。

  怀旧,是对过往生活的一种留恋,一种对记忆的追溯与享受,一种对人生落花的捡拾。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怀旧的需求,春节的回家过年则是满足所有人这种情感需要;为此春运才有如此磅礴的力量。由故土、血缘、乡情汇集而成的巨大的磁场,布满在大地山川每个城市与村庄。这磁场产生效力与魅力既是感情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

  民俗是缘自共同需求而共同认定的方式。需求是精神的、情感的、心理的,而方式是一种文化。当这共同的需求“约定俗成”了,所有人就会遵从这种民俗方式而行动,比如回家过年。民俗不是强迫的,却是自愿的和自律的。它是一种共同需要和共同表达,同时每个人的精神情感都可以充分发挥。这样,春节才成了我们的必需。

  由此而言,我们所有民俗节日都是情感的表达,所表达的情感各有不同。清明是对先人的怀念,端午则是张扬生活的激情,七夕是表达男女对爱的忠贞不渝。其中,不少节日都与团圆——即家庭和血缘的亲情相关,比如中秋。但中秋与春节还有所不同,中秋不强调“回家”,不会有出现交通拥堵的“秋运”。惟有春节才是中国人集体怀旧的日子。因为在节令中,春节是辞别旧岁。在辞旧中必然引发怀旧。

  这样,我们便通过千百年来人们集体创造并衍传至今的一系列民俗方式,如团圆饭和拜年等,把心中的亲情、乡情、怀旧之情尽情地表达与渲泻。由此,家庭得到一次凝聚,故乡的热土得到一次升温。其实这就是文化赋予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凝聚力。

  每一个身在异乡回家过年的人,在度过了春节之后,内心不都感受到补偿了对亲人一种长时间的亏欠,并在情感上得到深切的满足吗?所以说春节是中国人怀旧的日子。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生活在这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中的人,仿佛心也被那一层层的钢筋混泥所包裹住了,有时一个个显得冷漠且难以近人,连亲人手足之间的关系也显得淡漠了。过春节,这以前在人们心中那么重要的节日,那个泛着柔和的红光的甚至还有些神圣意味的节日仿佛只是世界在思考的一瞬间,就显得淡漠了。怎样过春节?大概也只是在门楣上倒贴福字,贴副对联。一家人到开着暖气的酒店里吃顿分岁酒和亲戚朋友叙叙旧。对孩子来说,(听同学的口气),大概也只是多了几天可以玩电脑,看书,写作业的时间罢了。我不敢说是否有意义,只是无端地觉得这样的春节过得太不热闹了。在我的记忆之中,我似乎从来没有在这富裕的地方过过春节。每当日历即将翻到尽头,总是开始打算将带什么什么去外婆家,一天过去,我能做的只有在那日历上涂了又涂。。。。。。。

  总是怀揣着激动和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踏上外婆故乡那歪歪斜斜的石子路,拘一把早春的水,冷冷的,有种能让人放心饮下的甘甜,深呼吸总是仿佛带给人一种清新甜美的泥土味。感伤除夕不能在这里度过,因为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是一片红,可以想象除夕夜之热闹,我曾经写过一篇《礼花》,心里很清楚大年初三的烟花是万万不能和除夕夜的烟花相比的。那地上的红纸就是从鞭炮上剥落下来的,一路走去,红仆仆的,就像是在地上铺了红地毯。空气中总还有些硝烟味,很好闻。踩在上面,总有种噗噗的声音,很柔软,有点像秋天睬在那些诗情画意的叶子上,一路走进等待着我们的外婆家。

  在外婆家过年总是很热闹的,因为外婆多子嗣,所有的儿女都得在过年时回来,无论是在哪儿的,上海,新疆,云南。。。。。。大家聚在一起很热闹-。有我好久不见的好友:婷婷,冷云,春萧。大家年岁相差不大,故很谈得来。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干不尽的傻事。

  我们喜欢探险,而那起伏的山林就是最具神秘感的游乐场;我们喜欢追逐,那山林中的秘密,那莺莺啼叫的山雀。。。。。。每当在傍晚,云霞与天空嘶磨之时,我们一行人穿着新鞋,如蜻蜓点水般在池塘的石头上越过,踏上泥泞的且杂草丛生的田间小路,我的心就有些砰砰直跳,仿佛等待神秘艳遇的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歪歪斜斜,满鼻子都是山村特有的泥土和刚冒出苗的植物的清香。在我的眼里,似乎这里只有三季,并没有冬季出没的迹象,这里永远是涌动着绿意。恐怕来这里的人都会深信不疑。我们在田路上饶圈,只是想接近那一片现已荒芜的鹅卵石滩,然后寻找水源。鹅卵石滩上总是有些漂亮别致的石头,我们会中途停下来,寻找石头,然后一年年地保存起来。鹅卵石滩上寂寞空旷,可以想象在洪水没袭击之前这里本是溪水浅浅漫过的区域,现在想来,真是有些遗憾。我们一直是沿着滩走,走了20多分钟时,周围没有一个人了,四周万籁俱静,看到了一眼眼细细的泉眼,清澈甘甜。待走到小石潭就戛然而止再往深处走是万万不感了。要是碰上晴朗的天气,我们一伙人背着锅,带着油盐酱醋,到山上拔些枯萎的杂草和断裂的树木,在鹅卵石滩上架起锅,倒上油,开始我们的“春节野炊”。结果呢?还是一个个搞得灰头土脸,但吃着那一堆类似焦碳的鸡蛋和鸡肉,还好意思露出一脸的幸福和满足。当然,我们也极具环保观念的,在“犯案”地点,用水浇了又浇,临了,还不忘踩上几脚。

  同时,难以忘怀的还有那吃春酒,放百子炮。。。。。。

  就此搁笔,春节有太多令人留恋之处,想写得也太多太多。。。。。。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5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春节的作文1200字集合五篇】相关文章:

1.春的气息作文五篇

2.关于春的作文五篇

3.春到校园作文五篇

4.春节的作文1500字集合五篇

5.春节的作文200字集合五篇

6.春节的作文300字集合五篇

7.春节的作文600字集合五篇

8.春节的作文800字集合五篇

9.春节的作文700字集合五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1200zi/341594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