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2)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3

  四月正值春游的大好时机。到处是嫩绿一片,鸟语花香,阳光明媚,令人在踏青时得以心旷神怡。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了我们六年级的全体同学来到浚县,放松、愉悦心情,感受天然的艺术魅力。

  路上,听着悦耳的歌曲,一边兴致勃勃地往嘴里塞着零食,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目标的地。首先,我们来到了杨玘屯村。在杨玘屯村中,我们第一个来到了“民俗文化博物馆”。古色古香的建筑令人有种在朦胧的仙境中的感觉。满屋的泥咕咕,看起来别有一番情趣。仔细地端详着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泥咕咕,有在茶余饭后一起聊天,满脸幸福的一家人;有神采奕奕的奥运五福娃;还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造型古朴活泼、夸张而又豪放,色彩斑斓,惹人喜爱。把嘴对准孔吹气,还可以发出“咕咕”的动听的声音。很具有民俗文化的特色及韵味。我也兴致勃勃地买了四个泥咕咕。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泥咕咕的世家——王蓝田的传人王还锋的家中。我们跟着他学着泥咕咕的制作过程。他一边详细地讲解着,一边灵巧地转动着双手,揉、捏、拉,很快就做好了一只小鸟。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把手在冰凉光滑的泥上不停地揉捏着,虽然不是那么精致,但仍显得古朴拙雅。每个人都在了解制作过程的同地,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心情也更为愉快。

  然后,我们就来到了大伾山。在那里我们分享了午餐之后,便开始游览,开始新的旅程。在高大而又苍翠欲滴的松树的环绕下,在嫩绿可爱的小草的陪伴下,在芬芳迷人、美丽鲜艳的花朵的点缀下,在高耸、磅礴的山峰的衬托下,我们在“虎啸”“龙吟”两块大石前放开嗓门“虎啸龙吟”,我们又参观了巧夺天工、玄妙变幻的龙洞和最早、最高、最老的摩崖大佛,从山顶往下看那错落别致的房屋和山脚的美景……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浚县。这次游浚县令我感到充实而快乐,既增长了知识,又感受了天然的艺术的价值和魅力!游记的过程也将会永存于我的脑海里!……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4

  水乡乌镇,我一直向往它的幽静淡雅、古风悠然。这次暑假的杭州之旅让我真正领略到它的无限魅力。

  午后的夏日,太阳尽情挥洒着它的热情,我和妈妈踏进了乌镇之门。但见悠长的小径从眼前像一条蛇般地延伸开去,小径两旁是深宅大院,斑驳墙面,乌黑砖瓦,高低错落,看似随心所欲的一番布局却极具有精巧的和谐之美。瞧,有的房屋是由紫檀木所制,房子雕刻精细,步入内堂,就会闻到紫檀木散发出的香味,有的房檐已稍显破旧,仿佛在告诉人们历史的悠久。

  走遍长径,忘穿深巷,为了细细体味这古老而独特的房屋之美,我和妈妈登上木舟。船夫手持竹蒿,立于船尾,摇动木浆,一插,一拨,一斜,一提,一荡……娴熟的驾船技术让游客啧啧称奇。船夫指着铺满石头的小径告诉我们:“乌镇的街巷犹如一个棋盘迷宫似的,陌生的旅客常常历游其间而寻不到出口,但只要顺着这条生命河而行,便可出镇。”船儿随着随着水声缓缓前行,就像轻奏起一曲悦耳的“六月船歌”,令我陶醉其中,不由得低声轻吟:千砖万瓦,百匠早就千古屋;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

  下了船,我和妈妈又参观了矛盾先生故居,故居中展览这他如若飞鸿的书法,流芳百世的诗篇,我想:乌镇这里人杰地灵,茅盾先生一生深居简出,为国为民,用不朽的文笔书写著名大作,不正是“是非乎其大,有志者竟成”的真实写照吗?

  午后的热浪让背负旅行包的我汗流侠背,但丝毫不减我对乌镇的热情,我和妈妈不停拍照。是啊,乌镇之美,幽静淡雅得仿佛一幅画,古风悠然如一首诗,我怎能不流连忘返呢?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在山东五莲,要说我家乡有什么特别,我一定会说这里有非常多的山,没错,我家乡的山非常的多,而且每座都非常的漂亮。

  比如说五莲山,山上有一尊佛像,那是用一整块石头刻出来的,山上还有一座寺庙,叫“光明寺”,里面有许多和尚在念经。

  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放了,红红的,就像铺上了一条红毯子,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着美丽的景色。

  还有一座山叫“九仙山”,由九座像人一样的山峰组成。山上有一座“孙膑书院”,相传孙膑曾经在这里读过书,后来,他完成了著名的《孙子兵法》,山上还有一块奇怪的石头,就像人的靴子,一个人用力推它,它就会轻轻摇晃,但是它却不会倒,你说神奇不神奇?

  山上还有织女洞,老母阁,天泉,地泉,还有许多好玩又美丽的地方。

  家乡的水又清又甜,著名的景点有黑龙潭、白龙潭,传说里面有龙王,这里的水还与东海相通呢!

  这些年,家乡的变化真大。楼房越来越高,厂房越来越多,马路越来越宽,街道卫生越来越来干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就是我的家乡,越来越漂亮了,不过不管家乡怎么发展,我相信家乡的山依旧会那么的美丽。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6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即游遍天下。游天下,在惊险、刺激,挑战极限之余,总会有不少收获。从古至今,有许多这种成功的例子。

  明朝时期有一个旅行家,叫做徐宏祖。游遍大明十三省,明朝所有大好河山,不管有名没名,都有他的足迹。他每次都是轻装上阵,带上几块银两、干粮和水,就出发了。每天风餐露宿,树林里,悬崖上,打个地铺,一夜就过去了。他不怕抢劫,不怕挨饿,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毅然在外玩了三十余年,常年在外旅游,并为后人写下一本名传千古的地理名作——《徐霞客游记》。

  还有一位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他生在意大利,却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20xx年,就为了旅行,为了探险。马克·波罗在旅行过程中遭遇的困难比比皆是,甚至与死神擦肩而过,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遥远的国度。而这次旅行,也给他带来了毕生最大的成就: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

  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明代的郑和……许多人都曾游历四方,走遍万水千山,都途经许多困难,历尽磨难,最终名垂千古,获得成功。

  背起行囊走四方,多么宏伟、远大的一个梦想啊!走遍全世界,游遍大好河山。在困难中磨砺,在危险中锻炼;在剧风骤雨中体验惊险,在惊涛骇浪中感受刺激;在深山老林中与动物同欢,在悬崖峭壁上与自然同乐。历尽千辛万苦后,看到世外桃源,看到蓬莱仙境,看到碧水蓝天。走遍天下,就是经历风雨之后,到达目的地,在这里,不管怎么样,你都是成功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beiqixingnanzousifang/43960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