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走向成熟作文8篇(6)

成熟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七:走向成熟

  闫丽丽,原为原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赤峰分校副校长,现供职于赤峰学院成教院。

  八五年大学毕业,二十一岁的我带着满脸的稚气、满怀的豪气走上了电大教师的岗位。那一年,中央电大六岁,赤峰电大三岁,也是稚气未脱但充满勃勃生机的年龄。从二十一岁到四十五岁,那是人生最华丽、最耀眼的季节。我是在电大的怀抱中,和着电大事业发展的节拍一路走来的。作为社会成人教育主角的电大和作为电大人的我都逐渐完善和成熟起来。那份从容、自信与笃定,那种与时俱进、不懈追求探索的习惯,很难分清哪一个是电大的风格,哪一种是我的个性。

  八十年代初,刚刚经历了政治上的严冬,人性、科学、真理这些人类本性的东西都渐渐复苏,随着邓小平批办的电大这一成人教育摇篮的诞生,人们积压了十几年的对知识的渴望终于找到了寄托:在家门口就可以通过录音录像、通过一种自上而下的系统的渠道跟全国最著名的专家教授学习了,就可以接受最前沿的知识了。这种当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吸纳了多少渴求知识的人们。刚刚工作,我就当了档案班的班主任,担任的第一门课是《基础写作》。全班学生没有比我再小的,我板着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在他们面前发号施令:和学生一起听录音看录像,统计出勤,组织各种班级活动。

  一个半脱产的班级搞得比全日制的还有气氛。一群拖家带口的大学生对学校对班级对同学、对老师对学业对知识竟那么执着和真诚,现在想来仍然让人感动。学生们都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阅历,知识结构和基础差距太大,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坚韧、刻苦、对学习一丝不苟。与他们的精神相得益彰的是我们年轻教师的干劲,除了和学生一起收听收看录音录像外,我们加大了辅导课的课时数,而且每周作一次作文,每次作文都详批详改,每次作文都要进行讲评。对学生中的优秀作文要做旁批和点评,再自己刻钢板油印出来,以供学生鉴赏。由于对每篇作文都进行详批,遇到病句和错别字都修改校正,以至于成了职业病,即使是读书看报也总要习惯性地挑毛病。当然,这种“恶补”的结果是,全班同学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有一位学员刚入学时的作文病句连篇,结构混乱,半年下来,竟然往当地的报纸投稿并发表了。

  那是一个学生学起来着魔、老师教起来也着魔的年代。

  到了九十年代,电大的办学覆盖面更广、专业种类更多了。赤峰电大是全自治区第一个在全市各旗县区建立了工作站的分校,较为完善的基层网络已经形成。单科生、基础教学办,多类型、多层次的教学形式吸引了更多的莘莘学子。当然,走进校门的大都是些年轻的面孔了。可能是因为知识基础比较好的缘故,这一代人缺少了上一代学员的韧性和吃苦精神。但他们活跃的思维模式、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却给电大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让我又感觉年轻了好几岁。那时我担任九O级文秘班的班主任,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又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学校和班级活动中:野游、各种文体比赛、联欢会、指导创办文学社团、举办专题讲座……。我的学生真的很让我自豪:赤峰电大第一个学生自主创办文学社团的是他们、首届电大辩论大赛获第一名的是他们、学校新年联欢会上多才多艺、尽显才华的也是他们。当然,值得骄傲的成绩还有许多。与其说是我领导着他们,不如说是他们赶着我、逼着我不断调整自己、提升自己,以跟上他们的步伐。

  九五年,注册视听生这样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开始试行,我又荣幸地当上了新班的班主任。学分制、网络管理、单科结业,这些先进理念和全新的形式逼迫着我只好再学习、再认识。使用计算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被硬逼出来的。

  二OOO年开始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工作又给电大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前的几次变革相比,这次试点是更深层的、意义更为深远的尝试。对于延续了十几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我们来说,要跟上形势,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环境,首先必须“洗脑”。于是又逼着自己学习、转变观念,于是知道了什么是“不组班教学”、什么是自主学习、什么是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等等。一连串的新鲜名词、先进可行的新理念新思想扑面而来,让人感到振奋,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充满信心。当然,已近不惑的我们还要恶补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网络教学的技术和方法,学会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先前听起来都觉得高深莫测敬而远之的东西,现在被我们掌握了,心里的那份骄傲感像春天的青草在周身蔓延。于是,以一种新的面貌、新的活力无怨无悔地投身到自己热爱的电大事业之中,那是在所必然的了。

  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我个人的事业也步入了新的台阶。先后担任校团委书记、教务主任。2004年,通过公开竞聘,又走上了电大副校长的领导岗位。广播电视大学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我个人也在这项事业的成长过程中走到了收获的季节。对于一个人来说,他可能会老去,但是对于一项事业来说,三十年,只是刚刚前行了几步,何况,作为一个非常完善的成人教育系统网络,它的理念、框架、模式,它的运行功能和雄厚实力,是其他所有成人教育实体所无法企及的。更何况,在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建构中它依然肩负着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艰巨使命。

  无论时光怎样流逝,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电大——我永远不变的情结。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chengshu/677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