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设计方案(4)

除夕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主题背景

  目前,中小学生课务较重,课后除了完成作业之外,不是玩游戏就是看电视,眼睛的负担很重,平时参加体育活动又较少,学生的视力情况不容乐观。为此,设计召开预防近视 珍爱光明 的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对全班学生进行爱眼教育,切实加强学生对视力的保护,降低学生近视发生率,提高学生对眼保健的重视,让学生体会到预防近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活动形式

  歌曲,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组合。

活动准备

  主题班会幻灯片制作;全班合唱歌曲;组诗。

活动时间

  周一班会课

活动步骤

  由曲《爱眼健康歌》导入本次班会。

  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明确眼睛的重要性。

  伴乐诗朗诵

  先由班主任朗诵《爱眼诗歌》,再由五组学生分别朗诵《小眼睛,大世界》《心灵的窗户》《保护眼睛》《爱眼诗》《眼睛》。(这五组诗都是学生自己创作而成)

  爱眼知多少 知识问答。(课前,已经给每个小组发放了有关爱眼资料,知识问答题目就是出自这些资料之中。)

  播放视频资料(学生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学习、看电视、上网时间过长,不注意眼睛卫生等相关的不爱护眼睛的资料),让学生谈感受(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统一认识,然后再全班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爱护眼睛?(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并统一认识)

  1、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

  2、不再强光和弱光下看书;

  3、不能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看时保持一定的距离;

  4、认真做眼保健操。

  全班合唱《深深爱眼操》。

班主任老师作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我想大家对眼睛的重要性一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眼睛如同一扇展示心灵的窗户,也如同照亮我们道路的明灯,原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拥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经历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验证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含用字母表示);

  2、能灵活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趣,引发猜想

  1、谈话:在数学课堂中,大家都非常欣赏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同学,下面就给大家一个机会,我们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看哪位同学最先博得大家的欣赏!

  2、教师报题,学生起立抢答。

  3、大家的速度都很快,很难分出高下,下面换一种比赛形式。

  (课件演示:一次性计算两道题,看谁算得既对又快。)

  4、启发猜想:这几天我们在学什么计算题,(笔算乘法)感觉怎样?联系刚才我们做的两题加法,你想到了什么?

  5、引导猜想:a、乘法中可能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b、猜想怎么用字母来表示它们。

  {板书猜想结果: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二、合作探究,举例验证

  1、引导验证方法:老师为什么要在等号上加“?”!谁有办法把问号去掉?

  请学生当即举一个乘法交换律的例子。(板书:学生所举例子,注:举例证明)

  质疑:举一个例子能证明这个运算定律的正确性吗?(可能是巧合)

  那怎么办?需要凝聚大家的力量一起举例!

  2、小组合作验证

  3、归纳两条乘法运算定律的文字叙述内容,揭示课题。

  三、学以致用,加强巩固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按照教参中的教学进程安排,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需要分两课时完成。笔者认为将两课时合并为一课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比较相似,由两条加法定律猜想到两条乘法定律,难度不大,十分自然。其次,两条乘法定律一起学,一方面有利于比较区分;另一方面,更利于实际应用,事实上在计算应用中,这两条定律通常是结合在一起应用的。

  2、经历过程,强化体验,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从猜想→验证→应用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的启发、引导、参与。更多的是学生自发的学习,是学生感觉学习知识的需要而展开学习。如:由加法的简算快捷而受启发联想到乘法要是也有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该多好!从而激起探索新知的渴望。再如:当体会到举一个例子无法验证说明问题,需要举更多的例子时,让学生考虑怎么办?从而讨论解决方法:大家一起举例。再如:得出结论后,当然想到拿学习成果应用于实际。这比由老师步步安排好学习步骤要好得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高涨。

  3、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在数学知识领域内,“猜想→验证→结论”是十分有效的思考研究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今后的学习。同时,在验证环节中涉及到常见的证明方法——举例证明。同时渗透了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辨证关系。总体上说:这节课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探索空间,体现了数学逻辑思维的严谨美,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课前准备 挂图、课件、投影执笔人林中坤

教学过程 :改进方法

第1教时

一、激趣导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板书:2、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参考)

  美妙绝伦 硕大无比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软软

  (2)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赤朱丹彤悄然无声硕大无朋美妙绝伦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3-5节)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度课文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板书: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第2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新课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

  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a 、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3教时

教学目标 、

  1、继续精读第三段,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

  继续精读第三段

  ②读夕阳在还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③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小组合作研究: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选派代表,综合大家意见。

  B、大组交流。(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像跳水员)

  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D、激情赏读。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看落日的神情,请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通读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指导背诵第三段。

四、学习第5节

  1、自由轻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包含着作者对这大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2、播放课文录音,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综合实践活动:之(1)组织学生阅读补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之(2)从光、色、日、霞四个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进行课题研究。

  板书设计 或教后感

  像孩童

  2、三亚落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9篇】相关文章:

1.【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6篇

2.【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10篇

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10篇

4.【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5篇

5.【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6篇

6.【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合七篇

7.【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编8篇

8.【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

9.【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五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chuxi/359784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