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广州中考作文(2)

初中作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011广州中考作文5

  很久没去姥姥家了。

  初三的日子紧锣密鼓,由不得我来安排。一次又一次的测试后,看着试卷上那可怜的分数,不由地难过起来。

  晚上,正在书房里发呆,忽然接到姥姥的电话,她说,好久没来了,姥姥想你了。

  挂了电话,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全都是姥姥温和的面容。仔细算算,都半年没去姥姥家了,又到夏天了,姥姥家的果园又该是一片繁茂的景象了吧。这样想着,心早已经飞向那片绿茵茵的果园了,那里有红彤彤的苹果,也有金灿灿的鸭梨,那里有甜甜的香瓜,也有酸酸的李子。春天花开一片,秋天果结一树,村边孩童的嬉戏声,树上鸟鸣的歌声,还有姥姥脸上那满足的笑意,乡下的光景,令人心醉。

  来到姥姥家已是下午。初夏的风异常柔和清新,似乎还带着些春天的清润与温馨。姥姥看到我来,一把把我拉进果园,“走,姥姥给你摘果子去!”果园一如既往的安静与沉稳。慢慢走进去,杏已经搞得差不多了,苹果刚刚长出青青的果实,像个羞涩的孩子一样,紧紧地依偎在枝头。再往前走,姥姥指着一丛藤般的植物告诉我:“这是猕猴桃。”早就听说姥姥家前两年新买了一批猕猴桃的秧苗,忙忙碌碌地照顾了它们好几年,今年终于要结果了。我急切地问姥姥何时才能吃上酸酸甜甜的猕猴桃,姥姥笑着说:“早着呢,要到十月份才会熟透呢。”

  “这么久!”我失望地问道,“不能加些肥料快快催熟吗?”

  “果树和人一样,成长都要经历一个慢慢等待的过程,怎么能心急呢?”姥姥看着我反问道。

  看着年迈的姥姥依旧劳作的身影,我忽然想到,村子里很多老人都随着住在城市的儿女搬走了。可姥姥怎么也不肯,她说这才是她的家。我常常问姥姥一个人在家里无不无聊,姥姥每次都笑着摇摇头,但我还是无法想象一个人从清晨熬到夜晚是多么的漫长,况且年年如此。而姥姥却说她一点都不觉得日子漫长难熬,早上起来看看果树,下午在家喝喝茶,收拾收拾小院,傍晚再给放学的孩子们送点新鲜的果子,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心放宽了,自然万事皆好。就像那些猕猴桃,周边的果实一批批都红了,只有它们不紧不慢地生长、成熟,要是和你一样猴急,那还能结出那么好吃的果子来?”

  姥姥的话像一股清风一样吹散了我心头的阴霾,总是要求自己的努力立竿见影,却忘了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能不能顺利地完成这一过程,则需要我们有一颗淡定而从容的心,就像姥姥说的那样——把心放宽,万事皆好。如此,我们也才能在时间的磨练中,在华美的十月,收获和猕猴桃一样的成功。

  人生之路漫漫,走得顺利还是坎坷,完全看自己以一种怎样的姿态来行走,你若一味争强好胜,只顾奔跑,往往会迷失了方向;你若能解开缚心的绳索,将姿态放低,将要求放小,那么除了最终的目标,你收获的还有一路的风景和美好。

2011广州中考作文6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同理,一件小事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而一个小细节往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面貌。

  记得小时候,我喜欢在下雨时坐在奶奶的膝上听她唱如梦一般的童谣“月光光,照地堂,虾崽你乖乖瞓落床……”柔和的声音加上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的我不知不觉得陷入梦乡。童年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那时还没有繁重的作业与升学的压力,每当傍晚时分,淡淡的纱笼罩在渐渐暗下的天空上,美得让人看不真切。大院里的人们忙了一天,都趁着凉爽时聚集到大树下。有时是西瓜,有时是毛豆,有时是一壶酒,邻里街坊每个人变着法子的来分享他们的手艺。女人们往往坐在一起扯东拉西,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唠叨半天,而每当这时,都是我们这帮小孩的天堂。

  我们坐在树杈上或板凳上,围了一圈比着唱。小孩子无非是比着谁会的歌多,唱起来少腔没调的,但竟不难听,每一句歌词中都透露出一种无邪的天真。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

  “骑牛牛,牛牛走,牛牛响前咪回头……”

  每个孩子的歌谣都是从祖辈那里学来的,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大院中四处回荡着孩童清脆的歌声,伴着大人们的交谈、大笑,草丛中的虫鸣,天空中星的摇摆,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童谣,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无尽的回忆

  这就是我从小长大的城市——广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大城市,继上海、北京之后的全国第三大城市,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个让我拥有无数美好幸福回忆的城市,这就是广州,浸在我童年歌声中的广州,这就是广州给我的记忆,这就是广州的风格。

2011广州中考作文7

  不出所料,今年广州市中考的题目依然是命题作文,相较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所提供的思维角度和发挥空间相对窄一点,但是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尤其对于考生们来说,命题作文主题明确,方便立意,可以有效避免跑题现象,为考生们的中考大关降低风险。

  命题作文意料之中,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出卷老师的“故伎重施”,与15年一样,依然是对试卷阅读题的拓展,小伙伴们有木有看到一丝丝的套路呢?今年阅读题选取了龙应台女士的《独立宣言》,是龙应台女士对儿子安德烈一封感情深挚的信,信中通过其与安德烈的相处过程中因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观念差异所致的看待、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不仅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期盼,也引发了读者们对差异的思考,这个社会是一个愈加开放包容的社会,我们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应该怎样去尊重差异、磨合人际关系呢?

  “于无字句处品大道理”,中考作文以此命题,说明中考作文一以贯之地贴近生活、关注人文,这一点从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可见一斑。只要抓住了这一命题主旨,并结合文章材料,这篇以“适合”为题目的作文就并不难写。写作要求也强调“结合身边的事例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行思考,通过生活影响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取得最佳“平衡点”,感悟人生哲理。

  标题前有一段话“用什么样的方式相处才是适合的?其实,我们生活学习,待人处事等,都需要寻找合适的方式。”这句话可以视作为一句引导语,如果学生从这句话入手,选取生活学习,待人处事的角度,那么便能够做到立意准确。

  题目“适合”,近义词为适宜、合适、符合、适当等。从考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出发,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学校的学习经验、与人交往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家庭(社会)生活的哲思,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精神,通过日常小事学习与人相处的真谛,这一点和15年的命题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坐地铁反观地域文化差别,通过广州人文风貌反观广州风格,小伙伴们有没有看出深深的套路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chuzhong/26832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