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端午节的由来(2)

端午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端午节的由来7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全家在吃粽子,看得这么好吃的粽子,我问爸爸:“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爸爸说:“这是一个传说,你自己上网找找。”

  吃过饭,我就上网去查,原来是这样: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援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蓝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公元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国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我把查到的传说说给了爸爸听,爸爸夸奖我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端午节的由来8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xx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还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呢!

端午节的由来9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风俗习惯。关于包粽子的由来,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入汩罗江殉难后,楚国百姓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大家都驶着船把饭装到逐筒里,投到江中祭奠屈原。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长沙有一个名叫欧回的人,说他白天见到一个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人对他说:“你们每年祭我的竹筒米都被蛟龙吞了。今后你们可以用艾叶塞在竹筒口上,再用五色丝线捆牢,因为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说完人便不见了。后来,欧回把此事告诉大家照办。据说,人们包粽子,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此外,在我国云南傣族群众中还流传着端午节包粽子由来的另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傣族男女青年,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深深相爱。可双方家长硬是不赞成这门亲事。五月端午这天,他们便一块跳进了老丙大龙潭。为了纪念这对青年,每年五月初五,傣族人们便聚集在元阳县乌河湾坝老丙大龙潭边,让青年们自己选择理想的情人。青年男女围成一个大圆圈,唱歌跳舞。跳完歌舞后,小伙子将事先包好的粽子丢给看中的姑娘。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意,则拾起粽子。然后手拉手,分散到绿树下,去倾诉衷情。

端午节的由来10

  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 不知道的那我告诉你们。

  奶奶说是这样的:“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风俗与纪念屈原有关。传说屈原投江后洹罗江附近的渔民闻讯立即驾渔舟赶来抢救。为了尽快救到屈原的遗体,大家有的用木板、扁担当浆片,几个人划着一只船,争先恐后,沿江而下到洞庭湖,一直没有找到。这里的渔民耽心屈原的遗体被鱼吃掉,就用竹简装米丢在水里,让鱼去吃,免得伤害他。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长沙有个叫区回的人,白天睡觉,梦见屈原对他说:“听说你要来祭我,我很感谢你。

  可是每年大家投在水中的祭米,都给蛟龙抢吃了,希望你用楝树叶把桶塞好,外面用五彩丝线缠起来,因为蛟龙怕这些东西,区回就照他的话去做。这就是五月五日————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的由来,据萧梁时吴均(续齐谐记)说:“世人作粽,并带五彩丝及楝叶,皆汩之遗风也。”

端午节的由来11

  端午节的习俗很多:赛龙舟、撒雄黄、避五毒、吃粽子、沐兰汤和斗百草……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习俗。其中我最喜欢吃粽子这项习俗了。因为我喜欢吃粽子。说到吃粽子,我就来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吧!

  那时候,秦兵攻破楚国。眼看着国家灭亡,爱国大诗人屈原无法忍受灭国的事实,便跳江自杀殉国。许多人悲痛欲绝,便摇着小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这就是“赛龙舟”的由来。后来,有人把饭团丢进江里,想让鱼龙虾蟹吃饱以后,不去吃屈原的尸体。这就是“吃粽子”的由来。后来又怕饭团被蛟龙吃掉,便用竹叶把粽子包起来,慢慢地就变成了现在的.粽子。又有一个老医生把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这样能驱走鱼龙虾蟹。这就是“撒雄黄”的由来了。

  我还听说有的地方会在小朋友的头上用雄黄点一个“王”字,据说这样可以趋避毒虫。我也希望下一次大人能给我头上也点一个“王”字,那样多帅啊!

  看了这个动人的传说,我不禁拿起手中包粽子的材料,包起粽子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12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当时,秦国把楚怀王抓走了,屈原建议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把大王救回来,但楚顷襄王怕打不过秦国,犹豫不决。有一个坏人不想让屈原受宠,就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顷襄王信了那个人的话,就把屈原的封地没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罗江那里了。终于,楚国被秦国灭掉了。因为屈原是一个很爱国的诗人,他心如刀割,就写了一首《天问》的诗,决心和国家共存亡,就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当时,许多人为了救屈原,就驾着船,向江里投饭团和肉丸,并向江里倒雄黄酒,防止鱼虾咬伤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并在这天,举行赛龙舟活动,并包粽子、喝雄黄酒。

  我一定要像屈原那样做一个爱国的小学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duanwujie/39117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