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感动文作文1300字(2)

感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感动文作文1300字 篇3

  “教育是国之命脉”,人人都这样说。在我们国家,即便是乡野僻壤,也能看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然而我们真是这样想的吗?上月30日《法制日报》披露了这样一件事:湖南省炎陵县大院农场,一所竣工刚一年的“希望小学”被强拆。原因是要在这里建一个“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炎陵县副县长说:“这个项目对整个炎陵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远比一个教学点的作用要大得多。”可见在这位县领导的眼里,项目比教育重要。而这座被拆学校,并非政府所建,是关注教育的社会爱心人士捐资建造的。当地政府居然毫无顾忌,豪不珍惜地把它拆了!这能不令热心教育的人寒心吗。

  较之建国初期,我们的教育的确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城市里的学校,教室宽敞,设施齐全,连小学都有电化教室。然而农村呢?特别是一些交通闭塞的山区呢?听说那里的教育还很落后,但究竟落后到何种程度?未必都知道。人们在“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的领奖台上,认识了坚守在大山深处的夫妻教师——李桂林和陆建芬。从他们那里了解到,我们还有一些地方的教育很落后。四川甘洛县乌史大桥乡的二坪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因条件太差,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当教师。学校已经停办10年了。1990年,那里的乡干部找到了李桂林,动员他去当代课老师。李桂林决定去看看,他艰难地跋涉了10个小时,到达二坪村时,天已经黑了,村民们打着火把在山腰接他。他虽然知道这个地方条件差,但没有料到会这么差。然而面对村民们渴望的眼神,他无法拒绝。决定留下来试试,这一试,就是21个春秋。

  学校坐落在海拔2800多米的山坪上,5架40多米长的天梯,是学校与山外的唯一通道。没有住房,没有电。李桂林只能借住在村民的茅屋里,用一盏煤油灯,在破旧的木桌上批改作业。全校80名学生中,有20余名住在山下。山下的学生由李桂林负责接送,小的孩子,要背着他们上下“天梯”。一年后,随着学生的增加,李桂林一个人已经顾不过来了。但这样的地方,有谁愿意来呢?李桂林想到了自己的妻子陆建芬。他不顾父亲的坚决反对,动员妻子和他一道献身乡村教育,妻子理解并支持了他。

  1993年,当矿老板的陆建芬堂哥,见妹妹生活清苦,劝李桂林去他矿上当会计,每月工资入1200元。当时李桂林的月收入只有100元,可是他拒绝了。20xx年,在西班牙做生意的陆建芬的弟弟,请陆建芬过去帮他看孩子,月薪600欧元,相当于人民币6000多元。当时陆建芬的月收入只有230元。同样被他们婉言谢绝了。他们“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李桂林夫妇的事迹感动了全中国人,他们生活得很艰苦,但他们有许多机会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们是为教育才选择了清贫,这就是献身精神。李桂林说:“我们是平平凡凡的山村教师,贫困山区要想改变落后的面貌必须靠教育,如果没有接班人,只要我能爬得动,就要在悬崖上教孩子们……”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酸。如果没有人接班,真的要让他们爬着上讲台吗!

  感动之后,人们在思考。乡村教育落后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穷,而是我们对教育的忽视。我们的政府少盖一栋楼,我们的官员少配一辆车,二坪村的学校就不会停办10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能只是贴在墙上的标语,只是喊给人听的口号。

  人人都说乡村教育重要,但乡村教育却常常被忽视。人们都说乡村教师伟大,但乡村教师的待遇,却却少有人关注。教育落后这个包袱不能让像李桂林夫妇那样的善良人去背一辈子,让这支照亮三尺讲台的蜡烛,在贫瘠的山粱上滴尽最后一滴烛泪!

感动文作文1300字 篇4

  平淡的日子里,平静甚而不拒平凡的活着。

  蓦然回眸,那依旧平和淡然的晨曦,亲切娇好的容颜,成功一刻的满足以及那默默无闻的总是被人们轻易忽略的瞬间,是如此的神秘,竟然在不动声色中就偷偷地完成了伟大非凡的衍化和升华,堆积起一波波人间的精彩与浪漫,承载着你想要用语言来表达却找不到适当词汇的情感,囊括了你想要用行动来证明某些东西是值得去追求的但是却无从着手的无奈。也正是这种来自真实生活和真实生命的存在和亲身经历,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不得不感动,甚至是泪流满面,久久地……

  熙熙攘攘的街上,惟一片嘈杂的车鸣声和汽笛声。当马路对面的红绿灯由黄变绿时,人们急急忙忙簇拥着向对面挤去,脚步是极其的不耐烦。就在这司空见惯的乱七八糟的人流里,一组意外看到的节奏鬼使神差般地攫住了我所有的意识,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左手颤颤微微地拄着拐杖,右手还紧紧攥着老伴的手,直至自己的胸前。他们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地向前挪动着,不时地,彼此给对方一个鼓励的微笑,眼里溢出一片柔情。阳光的辉泽仿佛看懂了什么似的,悄悄地在他们的银发上印下一片暖暖的黄,将这一幕不是大悲大喜,也没有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浪漫瞬间小心翼翼地呵护。执子之手,与子携老——那一刻,萦绕于我眼前的感动只可能,也只能用这八个字来形容。我并不认识这两位老人家,也不知道他们的过去是不是轰轰烈烈,也许他们的日子毫不动人,甚至有些许艰难,但毕竟他们没有轻易地放开彼此,没有逃避地走过了人生的多大半辈子。他们悲伤过彼此的悲伤,幸福过彼此的幸福,一起苦心经营过一个或许不是极其富裕但却充满人间真情的家,那里有孝顺的儿女陪伴左右,还有调皮的小孙子环绕膝下,对于他们来说,一家人的平平安安就已经是活着的最大慰藉了。在剩余的年轮里,他们别无他求,只想牵着对方的手,相互搀扶着一起散散步,聊聊天,这是他们在经历了生活洗礼后最后的一点追求,没有任何的出人意料,却装着老人家对爱情的全部理解,全部默契——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这是一个谁随时都可能亲历的片段,往往,人们只是将其当平常司空见惯的事而一笑置之,没有在心里激起任何涟漪。但是不可预料地,如果有一天你一旦为它们的真实的生活演绎而攫住目光,那你将不只是回眸间的瞬间感动,更会潸然泪下。

  人常说,生活犹如一杯白开水,加点盐它是咸的,放点糖它就是甜的。而我觉得生活更像是一版由很多个回眸间感动的画面装裱而成的影集,许多你以前在学习、工作和探求中的不知道和不理解总会在回眸间的思绪中有了答案,进而融入生命体。

  当每天的黎明调皮地拨开黑暗尘封的睫毛的时候,一桩桩曾经无数次被感动的记忆总是会欢快地迸出眼眸,熟悉而亲切。晨光中,练太极的老人神采奕奕,不服老的心态如拔尖的竹子越发精、气、神;寂夜里,昙花默默地一开即败却不曾叹息,不曾神伤,因为它们已经把最动人的一刻献给了懂它的知己;看妈妈神情疲惫,年幼的女儿端着水盆说:“妈妈,我给你洗脚……”

  这一幕幕,你能不感动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动人的曲,只有不会聆听的心,没有不妙曼的景,只有不懂欣赏的人。即使是再不敏感的人,再迟钝的心,也会在某个地点被某种情节和某些人而在不经意间触动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抑或许,当时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还是和平日一样,但当经历的事情慢慢地多了,特别是在你身不由己不得不应酬某些事而却显得力不从心的时候,那些尚未完全被你遗忘的人和事会瞬间给你灵感,给你支撑,让你有所悟,让你感动。

  回眸间,很短暂的时间,却缔造出极强的震撼力,如电流般很鲜明地直击主题,让你死心塌地地为之感动,感动生活的美好和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感动善良竟能使泯灭的良知苏醒,感动忙碌中朋友同学的笑颜和帮助……

  所以,闲暇时刻,请多给感动一个理由吧,你会不由得讶异:想不到回眸间的一瞥竟会延伸出这么多的美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andong/20751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