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我长大了》说课稿(2)

感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长大了》说课稿篇2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体验成长的乐趣,感受成长地快乐,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愿望,并为自己愿望地实现而努力。要求学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还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理劳动技能和家务劳动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

设计理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就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外部的道德意识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

  《我长大了》,它强调了“我”在家庭中的主体意识,既享受家庭温暖,又要为家庭幸福做力所能及的事。然而现代家庭的孩子并不缺乏父母长辈的关爱,缺乏的是“小皇帝”、“小公主”们对自己在家庭中角色意识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认识。他们只知道享受的舒心,而不懂得给予的快乐。故而我在教学活动时用情感去唤醒学生,用知识去启迪学生,用技能去武装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家庭中的主人。

  我先通过学生自身入手,从学生小时候的长相与现在的长相作对比,引入学生感觉自己长大了,然后设计问题:你们除了身体上的变化,老师相信你们还学到了许多本领,来介绍一下。最后设计了小猪胖胖这一角色作为主线,从他开始不想长大给我写的信入手,从学生的介绍中让小猪胖胖也感到了成长地快乐,使其最后也喜欢长大,这样的变化过程,再最后一步就是放飞学生的希望。

  这样,我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要求,努力使教学进入生活,贴近生活,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教材流程:

  一、猜猜我是谁。

  先通过学生自身入手,从学生小时候的长相与现在的长相作对比,引入学生感觉自己长大了。

  二、让学生感觉长大真好。

  设计了小猪胖胖这一角色作为主线,从他开始不想长大给我写的信入手,从学生的介绍,交流,活动中让小猪胖胖也感到了成长地快乐,使其最后也喜欢长大。并且把孝敬教育融入其活动中。

  三、放飞愿望。

  教师对小朋友提出希望,你对自己长大还有什么愿望吗?并且还出示了一个句式,让学生先互相同桌说说,目的是来带动比较后进的学生,再互相交流。

  四、总结。

  老师真心祝愿小朋友们快快长大,本领越来越高,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欢呼:我长大了!

教后反思:

  我在教《我长大了》一课时,力求创设各种情景,让儿童通过展示、交流、合作等教学活动感受自身的成长,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快乐,本课注重心情体验,特别是感受自己成长的快乐。课一开始,我设计的是“猜猜我是谁”猜照片活动,这一活动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有利于拉近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初步体验成长的乐趣,为进一步展开教学作好铺垫。

  紧接着,我又塑造了小猪胖胖这一卡通形象,借助它,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自身的成长,引发长大的思考,通过对小猪胖胖的劝说,既能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锻炼生活能力,体验长大的快乐;又通过角色理解,表演等活动,激发起学生关心、体贴家人的意识和行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对小猪的劝说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摆在课堂的重心,由学生的劝说随机展开教学,体现了课堂的灵活性,学生的主体性。

  最后,由“你对自己长大了还有什么愿望吗?”一问让学生从体验成长快乐为长大以后的美丽憧憬,体会心中有愿望的美好感受,希望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放飞自己心中的愿望,并以自己的愿望作为动力,来促进孩子努力实现。

值得思考的是:

  1、课前教师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调查学生最引以为荣的长大事例,以便在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整堂课中,不能一味只感受成长的快乐,教师更应注重方法的引导,比如:怎样更好地照顾父母,比如:哪些是二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事,等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性。

  2、课本上的知识讲到地比较少,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多变了,应该把课本的插图融入教学中去,把学生的实际与课本内容相联系。这样更能体现课堂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我长大了》说课稿篇3

  说教材:

  《纲要》中提出社会领域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或现象感兴趣,并能利用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我长大了”让幼儿从自身的变化来进行观察认知,体味长大的快乐。中班幼儿还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初步萌芽,聚合能力、发散思维、评价能力都较弱。根据《纲要》《指南》的精神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为依据,将本次活动目标设为以下:

说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自己在身体、能力方面的变化,理解成长的初浅意义。

  2、能力目标:能积极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参与活动。

  3、情感目标:激发期盼长大愿意学习更多本领的情感。

说重难点:

  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目标1为重点,目标3为难点。

说准备:

  1、环境上的创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因此,在主题墙的创设中,布置一些幼儿小时候使用的物品、衣物,小时候的照片,和在小班参加一些活动的照片,帮助幼儿生活经验的回忆和积累。

  2、物质准备:

  (1)、发挥家长资源,准备孩子小时候的衣物、鞋袜等。

  (2)、PPT,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更直观形象地感知长大的过程。

  (3)、操作材料

说教法:

  1、游戏激趣法。游戏教学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形式,因此在活动中,通过“猜猜他是谁”让孩子乐学、愿学。

  2、直观演示法。具体形象思维是3―6岁幼儿的主要思维形式,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采用PPT进行直观演示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将一个动态的成长过程以简明、可感的方式展示出来。

  3、操作法。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让幼儿在操作中,自己穿穿小时候的衣服,在亲手体验中感悟自己身体上的长大,在操作中进行排序等,让幼儿在操作中巩固新知。

  4、谈话交流法:中班孩子受认知水平和经验水平的限制,对于事物的认知所获得的经验往往零散的,通过师幼交流、幼幼交流让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也便于老师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

说学法:

  1、观察学习法。幼儿在活动中观察自己、观察别人,促进知识的内化。

  2、分享式学习法。谈话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分享学习的过程。

  3、多感官司学习法。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在活动中,幼儿看看、穿穿、说说、做做,更能激发幼儿对长大的期盼。

说活动过程:

  在本节活动中,遵循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原则,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以游戏激趣――直观感知――交流讨论――操作实践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

  一、游戏激趣“猜猜我是谁”

  用照片导入,他是我们班的哪位小朋友?

  先开始请幼儿辨别较容易的,再辨别变化较大的,请幼儿将照片与真人进行对比观察。

  小结:我们现在长大了,和以前不一样了。

  设计意图:通过幼儿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通过照片和真人的对比,引出“长大”一词,给幼儿以直观、可感的视觉感受。

  二、直观感知自身的长大。

  1、感知身体上的长大。

  出示幼儿小时候的衣服、鞋袜等,进行操作练习。

  让幼儿将自己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用过的东西,在一起操作、观察、交流。

  教师小结:请一幼儿示范穿小时候的衣服,给大家展示。身体长大了,衣服穿不下了。

  2、感知能力上的长大。

  播放一段幼儿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录像,进行对比观察,让幼儿感知自己学会了更多的本领。

  3、教师进行总结,以一位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教师用饱含感情的语言配背景音乐,讲述幼儿的成长过程,让幼儿在视听结合中,感受长大的快乐,体味生命的奇妙,运用情感上的煊染,调动孩子的激情,为孩子在下面的活动中萌发说一说的愿望。

  三、交流讨论:你们还会长大吗?长大了想干什么?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建构表达的框架,让幼儿抓住表述的要点,进行交流讲述,老师要适时进行间接指导和个别指导,发挥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帮助幼儿用完整语言,清楚表述。

  四、集体操作活动,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进行分组操作活动。

  1、小宝宝排排队将一位幼儿不同时期典型照片进行排序。

  2、我需要的东西将不同实物图片发别粘贴在婴儿和中班幼儿的旁边。

  分组操作活动让幼儿在说说做做中,进一步感知长大,同时分组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提高。

  五、音乐活动“你别说我小”中,进行表演,结束活动。

  在动静结合的原则下,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长大的自豪。《纲要》中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表演让幼儿从情感上悦纳自我,享受成长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活动中的材料,让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去画一画长大后的自己,给成长的自己排一排,和同伴之间相互交流长大过程中的快乐瞬间。

  《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被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所以在区域活动中,也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平台。

【《我长大了》说课稿3篇】相关文章:

1.我长大了小学作文

2.我长大了吗小学作文

3.秋天,我长大了小学作文

4.的确,我长大了小学作文

5.小学作文:我长大了

6.《我春天》说课稿

7.我长大了小学作文550字

8.我长大了的小学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andong/34826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