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17)

高考满分作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47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鲁迅曾经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1917年四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而我从中看见了强大之道:一个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先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方能成为强者。

  体育可强壮体魄、锻炼心志,亦可积攒力量,成为强者。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唯有体育能使其不断朝强大的方向变化。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体育,可使目不明者明,使耳不聪者聪。夏伯渝曾多次向珠峰发起挑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一次登峰时,竟失去了两条小腿。但他并未放弃,凭借坚强的意态,戴上假肢,重新开始锻炼,终于在2018年成功登上珠峰,69岁的他成为了第一个用假肢登上珠峰人,可见,身体缺陷并未阻止他追梦的脚步,这归功于他过人的身体素质与坚强意志,体育,让夏伯渝成为了一名意志强大、充满力量的强者。

  所以,真正的强者不仅仅是拥有强健的身躯,还需要有勇气、智慧与精神。古往今来,有人天生身强体壮、武艺高超,但仅有匹夫之勇而无谋士之略,滥用其强,不足为人道也;也有人运筹帷幄,有勇有谋,以已之强大推动人之强大、国之强大。古有周渝、霍去病等名将驰骋,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今有钟南山、袁隆平等国土无双,为民请命,心怀天下,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都是真正的强者。

  但强弱之间没有完全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不忘初心,坚持自我,才能保持强大。至强者滥用其强,也有可能转为至弱;弱者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可以变而为强。秦国,从小国到强大、统一六国,耗时一百余年,完成自古未有之大业,然而这么一个至强之国,15年后却难逃灭亡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仅是一个由几十人组成的小团体,可正是这样至弱的存在,不断探索、不断加以锻炼,完成了中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如今,100年了,他们已壮大成几千万人的队伍,继续引领着中国走向至强。所谓:创业难,守成更难,但有了不忘初心、不断革新、坚韧拼搏的精神,就必定可以保持强大、守住成功。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文明吾精神,野蛮吾体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我们不忘初心、知行合一,一同走向至强。

  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48

  阳光之下,国富民强

  百余年前的新文化运动给积贫积弱的中国以猛药一剂,在给予封建礼教以沉重打击的同时,为人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旗手陈独秀提出新青年应有六条标准,高举民主与科学,造就一代新青年。彼时仍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的毛泽东针对陈仲甫的六条标准提出,新青年的六项标准还应再加一条“强壮的而非虚弱的”,对体育的深刻体悟自毛泽东少年始便可见一斑。从1917年毛泽东发表传世之作《体育之研究》强调体育于个体可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于国能造就不计其数的身体强健、精神刚毅的国民,再到新中国建立初期“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足可见对体育效力之重视,体育效力之深广,体育关系着国家民族的盛衰与兴亡。

  体育之效,在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关学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民为国担负责任积极进取的志向和传统,觉醒年代,无论是妙手著文章的文人,还是铁甲卫疆土的勇士,都有一种“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能聪可以聪”的开拓精神。鸦片战争被迫开启国门,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东亚病夫”既讽刺了国人的身衰体弱,又反映了沉疴难起,封闭落后的“思想之病”,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是思想进步的基础,强身健体,强在体之力,健在心之思,自强不息之君子,欲担负家国之责,必先练就一身铁肩,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体育之效,在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朝代更迭无不反映此理,如强秦付之于阿房一炬,若从汉唐盛世到没落衰朽的晚清封建帝制,国如此,人亦然,唯有顺应天时,合理锻炼,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国方可盛世久安,人才能健康长寿。而弱者勤加锻炼,久之也会增为强,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如沉睡雄狮之觉醒,一条红船荡漾开风雨飘摇的晦暗,在党的领导下,串联起民心与民力,身体力行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迸发,二万五千里长征是身体的硬朗坚挺也是充满毅力和勇气的精神壮举。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推动事态转化和结局的,是人的信仰,是观世的智慧和行动的决心。

  体育之效,在于激发青年力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生命在于运动是四海皆准的真理,从“东亚病夫”到“东亚巨龙”,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体育犹如一面镜子,折射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仍在耳畔回响,奥运旋律还在心中激荡,少年强、青年强则国强,唯有青年身体健康、体魄强健,才能镌刻五四青年印记,扛起中国梦的大旗,传承中华体育之精神。

  袁老高龄仍坚持田地考察,医护人员以“钢铁之躯”筑起生命防线,航天英雄以身体素质高标征战星途大海,无论古今,体育需自强不息之有为,涵有无相生之处世智慧,促青年奋进之旋律,凝聚着民族前进的精神力量。

  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壮哉我中华体育精神,积极有为,善用转化,激励青年,砥砺奋进,中华体育之崛起是中华之崛起的序章,阳光之下,国富民强!

  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49

  走过荆棘之地,一起抵达远方

  人的禀赋各有不同。拿学生来说,他们对不同的学科各有偏好。有人对语文百般喜爱,有人对数学情有独钟,有人对英语甘之若饴。不同的学科固然有其独特的逻辑体系,但对这个学科不擅长,并不是不能有所精进。

  1971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他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了一个观点:“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毛泽东虽然说是体育锻炼的事,但我们用这个观点类比学习,也是行得通的。我不擅长数学,平时看到数学就头疼。排列组合的方式有多少种,解析几何的方程式有几个解,还有椭圆的内切外切,碰到这样的题目,犹如赤脚穿越蒺藜遍地的荒野。

  在荒野的尽头,能看到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色。那是我将要到达的地方,是我朝思暮想的应许之地。要想享受那里的绿荫和清泉,我必须经受皮肉之苦,忍受鲜血淋漓的痛楚。我要努力聚拢内心的热火,把到达那片绿意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要到达那片“应许之地”的心志,就是“天之诱我以至于强”的“天”。清朝彭淑端在《为学》一文中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易和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坚如金石的心志,难做的事也变得容易。如果朝三暮四,心志沉浮不定,容易的事也会变得异常困难。

  毛泽东那篇《体育之研究》似乎就是他自己的人生宣言。他的前半生所经历的磨砺,哪一个不是九死一生。面对国民党铁桶一般的合围,苏维埃政府被迫从江西瑞金转移,红军遭受重大挫折。期间毛泽东力挽狂澜,强渡乌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终将红军安然转移到西北大地,为未来的中国保留一丝火种。

  “天之诱我以至强”,你们和我都没有理由放弃。在至弱的时候,保持奋进的劲头,终究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在红军转移的过程中,也有些人放弃了自己的追求,他们的声名最终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中。

  和历史上的这些人物比起来,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呢?这取决于我们自己。愿你和我一起踏遍荆棘,共同抵达远方,享受清泉和绿意。你愿意吗?  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50

  强者不喜,弱者不悲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卑”,这是毛泽东1917年4月《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的观点。

  1917年,当时的毛泽东正值青春风华年代,当时的国家也正遭受外国列强欺凌蹂躏时代,我们的国家,从实力上来说,是弱国,外国列强从国力上来说,是强者。但是,强者,你不要沾沾自喜,弱国,我们更不自卑。强者,如果随意欺凌践踏那些弱小者,必定是失去道德,失道寡助,人民的力量,如涓涓细流,汇集在一起,可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涛涛江河,滚滚向前。

  从毛泽东当时所处时代来看,我们当自强,弱者要变强者,必须自强,自强则需要要努力,需要勤奋,有奋斗精神,有战斗力,有自信心,有搏击长空的青春力量!

  生而弱者,不可悲;只生而强者,不必喜。强者,更强,则要有一颗良善之心,不可以强欺弱,正如列强之国,以自己的强势来侵犯弱国,这就不是真正的强大了,这种强,终究失去民心,这种强,必将将世界推向战争,失去和平,将历史推向倒退!所以,如果不是怀有大爱怀有良善的不是从历史和世界和平的强,不可以称之为强!我们需要的强,不是霸权,不是独裁,不是唯我独尊的一言堂!

  生而弱者,是可以强大起来的,正如一个的体质,弱小多病,倘若勤锻炼,勤坚持,不放弃,对身体和生命怀有热爱之情,那么,日积月累,你的体质是可以由弱变强的,你的身体是可以日日强健起来的。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也是可以从弱至强的,前提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有奋斗心,有敢战敢搏的精神,不自弃,有信心!

  其实,强与弱,是辩证的,真正的强,来自不舍的努力,永远的热爱,持久的勤奋,如果能做一点,我想,即使是暂时的弱,也会在坚持的努力下,步步为强的。个人如此,国家也如此!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范文(精选50篇)】相关文章:

1.2021全国乙卷高考优秀作文

2.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6篇)

3.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5篇)

4.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13篇)

5.2021全国新高考Ⅱ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6篇)

6.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20篇)

7.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7篇)

8.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范文(精选7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aokaomanfenzuowen/448823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