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最新高考作文热点素材(4)

高考素材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的看法

  看法一:如果民众都提高了环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那就可以为国家节省一笔财富,而这些钱可以用于教育、民生等。因此,与其将钱花在环境治理上,不如多多普及环保知识观念,自下而上的让环境更加美好。

  看法二:在中国环境越来越差的情况下,是否投入的钱越多就越有效果?空有目标而没有细致的规划与严格的惩罚制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在还没有污染时就有详细的指标来保护环境,而不是在污染之后,再花大力气治理污染。当然,如果现在已经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看法三:国家投入大量的金钱用于治理环境,可见国家对于环境整治的决心和魄力,但是有决心和魄力还不能解决问题,更要有严格的规划和严厉的监督措施,国家再加大百倍、千倍的投入,企业如果不严格执行环境标准,人民不保护环境,那也是徒劳无功,除了“开源”外,节流也很重要。

  看法四:对环保的重视是可喜之事,但同时也要注重其效率,大量资金投入是否能收到有效的改善?我们还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环境整治过后,是否能有效的防止二次污染?在大量注入环保资金时,是否也要加大对国民生态意识的培育?

  3.制造业群体性焦虑:经济大环境耽误升级换代

  事件回顾

  “外面明明是春天,但我的心却是寒冬?”樱木花道这句经典台词简直就是中国制造业如今真实的写照。从去年冬天开始,中国大陆沿海地区以及江苏等地先后出现代工厂倒闭潮,如今冬去春来,中国制造业不但没有迎来春天,形势却更加严峻。

  据国内媒体报道,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几乎同时,微软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裁员幅度达到9000人。另外,其他一些知名外资企业,如松下、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本土之计划,而三星、富士康、耐克等国际知名企业也受大陆成本压力纷纷向东南亚地区设立工厂。

  热点时评

  其实,产业链上的优胜劣汰甚至鱼死网破,本来就是物竞天择式自然规律,不该有如此轰动性效应,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种效应如瘟疫般在中国大陆肆意蔓延,加剧了中国制造业群体性的焦虑,同时,也证明了一些制造业企业根基之薄弱、从业人员技能之匮乏,他们更喜欢把精力花费到策划罢工之上,而不是去进行知识储备。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早在10年前就提出了“非常6+1”理论,即把整个产业链划分为7个部分,其中有6个环节是高利润环节,占比99%,且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而中国的制造业则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不但利润微薄且要拼尽血汗,且要付出环境的代价。总之,在郎教授的眼中,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绝对不是制造业强国。

  陷入困境的中国制造业肯定也有自身的问题,最致命的缺陷就是缺少对未来的布局,此外在技术演进、干部培养、成本控制机制以及自动化研发等方面也没有做好功课,制造业注定将无法顺利进行产业升级。

  大量制造业倒闭,或者毫无征兆的解除合同,影响的不仅仅是几家企业和地方出口额,更要命的话题是,企业中的员工该何去何从?如前文所述,郎咸平痛斥中国正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微薄,污染环境,但他却忽略了一项最重要的不良影响,那就是人才的培养。众所周知,流水线上的工作是一个体力话,沿海打工者基本上是来自农村的青壮年主力,他们把最该学习的时光奉献给了枯燥、单调的工作,我们不禁要问:十年后,谁来帮中国制造业升级?

  一些中国制造企业倒闭后,总会引发员工抗议事件,他们值得同情,真得很可怜,但这种可怜来不仅来自于制度和环境,更源于他们自身的生活价值取向。要改变这种状态,唯一的出路就是员工要随着企业一起升级。

  企业倒闭对于没有知识储备的人就是世界末日,而之于知识储备丰富的人来说,只不过是换一个工作地点,重新开始!

  我的看法

  看法一:中国制造业形势严峻,是经济大环境下中国制造业成本压力大导致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转变经济方展方式,促进中国制造业升级换代,降低成本,才能迎来这个中国制造业的春天。

  看法二:靠着人数和价格当然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劳动者没有过硬的技术,谁都可以取代。中国更需要的不是发扬制造业,而是发展创造业,为什么中国不能有像苹果、三星、松下这样的大企业?因为创造力差,相关科技发展缓慢,芯片、液晶屏等核心技术受制于外国,无法较快发展。而当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时,中国的劳动力与东南亚地区的劳动力相比就没有竞争了。

  看法三:面对制造业的严峻形势,其实不必太过于焦虑,虽然它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企业倒闭,但是我们不能仅看到这一面,还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试想:寒冬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制造业的严峻形势,正好是促使企业改变,突破自我的契机,迫使中国制造业成长,由中国制造业转向“中国智造”,是新事物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虽说是过程有点痛苦,但我们必须经历,只有如此,才会成长。

  看法四:中国过去的发展多半是凭借制造业的兴盛,廉价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优势,而如今却面临着中国制造业集体过冬,中国制造的“滑铁卢”再一次警醒人们创新才是唯一出路,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拥有较过硬的技术,才能使中国产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才能更好地闯进世界,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2016最新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大全】相关文章:

1.2016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2.2016万能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大全

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梦想

4.最新热点人物素材解读

5.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6.高考作文热点人物素材

7.2015高三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最新)

8.2016年高考作文写作热点素材:沉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aokaosucai/28632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