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端午的粽子高中作文(2)

高中作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三:端午节粽子又飘香】

  路过菜市时,我耳边传来清脆地叫卖声:“新鲜粽子,新鲜粽子,2元一个!”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在卖粽子。清纯特有的粽子香味扑鼻而来,我豪不犹豫一下子就买了四个。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粽子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我爱吃粽子,因为那醇厚的粽香和浓浓的母爱掺合的味道已积淀在记忆深处,散发出清纯的芬芳,勾起我无限美好的回忆。

  如今在超市里或是小摊铺上都可以买到粽子,而且包装精致美观。可是,我感到好象总缺少一些什么的,远远没有儿时母亲包得那么好看,味道也没有那么爽口。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村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的。那天早上各家各户都会到各自的竹林里采回大竹叶,回家后将它用热水浸泡三至四小时。等备好所有的原料后,阿姨大妈们便三五成群聚在屋里进行包粽子表演了:她们一边包粽子,一边在聊天,哪家的儿女很有出息,哪家的庄稼又特好之类的话题。在她们的笑声中,竹叶和原料在她们手中飞舞,一个个棱角分明、小巧玲珑的粽子在她们灵活的手中成形。我们这些小孩子则在一旁争论不休,“这个是我的,那个是你的!”那种急迫的神态,似乎马上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一样。年纪比我们大的姐姐们就显得可爱多了,她们在学着老人包粽子,在笨手笨脚的依样画葫芦后,一个个被五花大绑的粽子也纷纷成形,但大小不一,有些还没绑好,米粒从便从缝隙里漏出,惹得我们在一旁哈哈大笑。

  粽子包好后,得用小火慢慢的煮着,一煮就是一个晚上。端午节那天早上,天刚刚亮,我和弟弟起床后做第一件事就是往厨房里冲,此时厨房热气腾腾,弥漫着粽子淡淡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就顾不上洗脸漱口了,毫不犹豫的从那热气腾腾的锅里提出一两个小粽子。湿漉漉的粽子烫得我们不断的把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一下了没办法吃的,我们只得双手捧着粽子不断吹气。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的.身后,看我们那副猴急的神态,便会给我们一人一个碗,口里说着“不急不急,慢慢吃!”我们能不急吗?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粽子稍冷后,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剥开粽叶,用一支筷子对着那雪白晶莹的粽肉扎入,把粽子放在盛有白糖或是蜜糖的碗里轻轻一滚,然后将其高举过头,昂首慢慢的咬,口舌生津,不腻不粘,香气泌入心间。那时,我们感到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幸福了。

  如今,我参加工转眼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加码,慢慢的养成了现代人的依赖与懒惰,习惯了用现金来购买食品的便捷,失去了传承民间传统手艺的热情。只有在节日里收到母亲托人送来飘香的粽子后,才感到汗颜,感到母亲给予自己的太多,而自己给予母亲的又太少了。如今,面对这四个飘香的粽子,我已没有了少年时的那份激动,可它们却引起我对粽子美好的回忆。

【篇四:迟来的粽子】

  一个粽子,包裹的是一份浓浓的亲情、一份厚重的母爱。今年端午节,亲朋好友送了不少粽子给我,有双蛋黄粽子、枣泥粽子、还有磨浆甜粽……但每次品尝时,总会想起母亲裹的三角粽子、想起那个迟来粽子的端午节。

  9岁那年,进入农历五月,天气特别的好,风和日丽,草长莺飞。家里种的那一万多株黄烟,也长势喜人,进入了开顶期。所谓开顶就是黄烟最上面的四五片叶子,全部舒展积蓄烟油。父亲说过,种黄烟,五月份是最忙的,要赶季节给烟叶加肥料,催助生长;要掐节枝,防止被抽取养份。错过了这个时期,一年的收入就要减少大半,因为黄烟最值钱的就是每株最顶的那四五叶。那时父母亲每天一大早就挑着水桶出门了,母亲一株一株的施些复合肥,父亲就随即浇灌尿素水。一万多株的黄烟,分布在不同的地里,一天父母亲要跑几个地方。虽然端午节就要来临,可母亲似乎忘了,每天早起晚回,仍旧忙她的农活。

  端午节那天,一大早,一股柔韧的糯米浓香,飘进窗口,熏醒了我的梦。我赶紧爬起床,想是母亲晚上加班做的粽子。没有洗漱,馋着口水,跑到厨房,揭开锅盖一看,锅几乎是底朝天,只有几块还没来得及清洗的锅巴。那一刻,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是睡蒙了,直到我手里粘着几颗还没干的米饭,才相信那是事实。晨风从窗口吹来,一股凉意从胸口一直透到脚板心,那时才发觉自己忘记了穿上衣和鞋,就跑了出来。

  背着书包,神情沮丧来到了校园。课室里飘满了苇叶的清香。同桌从课桌的书包里,慢慢摸出一个三角粽子,解开煮得发涨的粽绳,小心翼翼地剖开苇叶,怕一不小心从手里滑落。当一层一层的苇叶展露,糯米的醇香也愈来愈浓的扑到鼻子,流到了我心田。韧韧的糯米,粘着同桌的小手。他手里的粽子,金黄透明,棱角颤油油的,象刚剥落的春笋,鲜得诱人。我凑近了些同桌,想大口气大口气吸进所有香味,填满我正在打鼓的腹囊。同桌张开小口,咬了粽子的一个棱角,含在嘴里,细细的咀嚼,好像有满口的郁香溢在嘴里。或许是没有吃早点,或许是粽子的香气太浓郁,好象几天没吃饭似的,酸酸的胃水在翻滚,那天的早读课没记住一个生词,打开老师布置预习的课文,觉得一片模糊,找不到字行字间。

  晚饭时,母亲端出了一盘切好了的粽子出来,有八小块,是四个粽子对半分的。六个小孩加上父母亲,刚好每个人一块。父母亲没有吃,分给了最小的两个妹妹。记得那场景,我和弟弟含在嘴里的粽子都没咽下去,又继续塞,三两口就把自己的那份吃完了,本想谁最快吃完就能吃父母亲那份。可是当我们俩最快吃完时,那两份仍然没能吃到口。舔着指间染满的糯米糨糊,贪婪地看着妹妹。

  半个粽子,几乎是闻着粽子的味道过完了那个端午节。晚上,含着满口余尤未尽的糯米香,早早爬上床上睡觉了。那晚,梦见了一串串的粽子,我塞满书包,就连书包的背带也挂上两串。那晚,睡得很香,早晨金灿灿的阳光爬上被褥都不知道,睡咪咪得,总是闻到粽子的香味。直到弟弟满口含着粽子拉我被子,才彻底从梦里醒来,一个翻腾就下了床,跑到厨房,拿着粽子狼吞虎咽起来。

  听大姐说,端午节晚上,母亲去拿了些邻居没用完苇叶,连夜把粽子裹好煮好。吃着迟来的粽子,嘴里的香味虽然浓了,但咽得更艰难,因为喉咙已经酸楚了。以前听母亲说过,裹粽子工序很繁锁,先要把稻草烧成灰,用纱布过滤稻草灰,生成灰水,并用灰水把糯米泡几个钟,泡得发涨,然而一个个裹好,就是最后一道工序——煮,起码也要四个钟。这样算来,母亲为了让我们吃上粽子,几乎是彻夜未眠。

  那年代,母亲裹的粽子没有任何的馅,只是糯米加了少许的明矾,不能与现在的粽子相提并论了。但是每当五月苇叶飘香,最想再吃一口母亲裹的三个粽,自然的、淡淡的,品味母亲一生的操劳,让早已为人亲的我,延续母亲那晚的粽子情,延续那份对儿女无时的惦念。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aozhong/21373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