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我们为何而战观后感(2)

观后感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顺便说一句,我一点也不觉得《角斗士》是多么伟大的片子,在某些地方,《天国王朝》比它更有史诗气魄和历史味道。而《天国王朝》如果真有那么点勇气,把这部电影完全变成十字军故事,估计我应该会极度推崇。

  太可惜了,导演能给萨拉丁和博杜安四世成功的塑造出如此英雄魅力,却不敢脱离好莱坞模式,做一部够气魄的真正历史片。所以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得忍受着美少年的白烂悲惨身世,还得忍受他的莫名其妙毫无意义的恋爱,忍受一些不合情理的超神速的进步,忍受他抢走了英雄们的戏。

  不过话说回来,桔子从一介默默无闻的小铁匠不近情理地学会了高超的武艺,学会整顿城堡,学会排兵布阵,是不是倒可以用最正宗的老派骑士小说来答疑解惑:因为本来他就流着高贵的血统,有本事是天生的。

  如果桔子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哪怕像《十三勇士》里班德拉斯那么多的戏份也好,至少,在最终一战的时候,我会很激动——而不会觉得有点遗憾。

  配角都演得相当不错,确实太精彩了,萨拉丁的演员符合历史书上对萨拉丁的形容:愁眉苦脸(不,实际上是“若有所思”),实际上这部电影最终也没有给萨拉丁真正的正面形象,而且因为没有诚意给他正面形象所以反而还有些夸张过火。

  而从没看电影开始就到处一片花痴尖叫的爱德华•诺顿,原来居然只有那么点戏份——太意外了。更意外的是,尽管他确实只有那么点戏份,加上最后还有毁容一瞥,但我也很不CJ地跟着花痴了一回。不过我对那些大叫:诺顿演技太强了,哪怕带着面具都不能妨碍发挥演技云云的说话到底有些不以为然,这个人物如此出彩,一部分是因为诺顿的演技,另一部分正因为他那个漂亮无比的面具,再配上精致的服饰,特别在与萨拉丁对持的时候,一黑一白,对比太鲜明太灿烂了,有帅得惊动党中央的嫌疑,何况,他还英年早逝。

  这部电影绝对会搭配服饰,萨拉丁的服装也非常漂亮,而那个风流公主,其实长相不算漂亮,可是配上开场那套行头,化妆也非常精致,于是大有惊艳的感觉。

  概括一下电影中的主要人物与史实对比。

  第一, 桔子开花扮演的贝利安,应该在50多岁,而且娶了爱德华诺顿扮演的博杜安四世的寡妇老妈,和铁匠没关系,也没有个自杀的老婆。

  第二, 博杜安四世的妹妹(或者姐姐),那位西比叶公主,也是个寡妇,被比她年轻的小白脸帅哥盖伊——也就是电影中耶路撒冷下任国王——勾引,死活要嫁给他。博杜安开始不同意,因为西比叶前夫给她留下的孩子将是未来的耶路撒冷国王,但是盖伊到底如此则是个未知数。不过在他病势沉重后终于还是同意了这桩婚事——然后发现盖伊实在很笨蛋,而且很傲慢。

  第三, 导演比骑士团还狠,人家最多摄政,导演则是直接把博杜安五世干掉,一小面都不露就把政权给了盖伊。

  第四, 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其中医院骑士团的老板就是杰里米•艾恩斯扮演的雷蒙德。圣殿骑士团老板是那个头发半金半红最后被萨拉丁干掉的胖子雷诺。盖伊因为雷蒙德反对他的婚事,就和雷诺勾引到一起。

  第五, 盖伊没有像电影里表现出来的那么积极进攻萨拉丁,他本来也只想防御,防御,不过雷诺给他惹事,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打劫了穆斯林商队,然后又给他压力,于是他被迫出兵,博杜安四世在临死前阻止了萨拉丁,但是他死后,盖伊——被干掉了。

  第六, 雷诺的死法至少在传说里是真实的,但是盖伊也没有电影里表现得那么傲慢,他不是把萨拉丁递过来的水一口不喝转给了雷诺,而是喝了之后转给了雷诺。按照传统同一个人饮食就是朋友了,而萨拉丁不准备原谅雷诺——雷诺已经不止一次背信弃义了。萨拉丁于是杀了雷诺。

  第七, 博杜安四世去世后还有博杜安五世,博杜安四世跳过盖伊,而是把国家大权和幼主交给雷蒙三世,他剥夺了盖伊的继承权,要审讯他,没收他的家产,但盖伊顽强地挺到了博杜安去世,并瞒着雷蒙三世自立为王,雷蒙三世避免争斗,默许了。不过从此耶路撒冷再也没有朋友。

  第八, 这里我要说说导演对萨拉丁因为不够诚意而表现虚伪的方面。他给了萨拉丁很大的美化,却不够实在。仅举一例,在影片结尾,贝利安和萨拉丁谈判的时候,事实是,贝利安要求和解,但是萨拉丁坚决拒绝,法兰克人数次背信弃义和第一次攻陷耶路撒冷的残酷让他不能原谅法兰克人。于是贝利安耍起了无赖,他要挟萨拉丁,如果不同意和解,那么就杀死城内所有人,包括法兰克人和穆斯林,然后毁掉清真寺。萨拉丁于是同意和解,并要求他们交赎金。贝利安和萨拉丁都给一些穷人代交了赎金。萨拉丁没有对耶路撒冷进行洗劫,很多人留了下来,相对太平。实际上,不是非要萨拉丁慷慨到令人恶心才叫真实。对于一个领袖来说,法兰克人早期的种种恶行让他无法保持最初的宽容,他能够做到不屠杀,仍然保持法兰克人对信仰的尊重,就已经足够表现出伟大了,交赎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电影中以这种方式和解,表面上说明了萨拉丁的宽宏大量,实际上还是在替贝利安吹嘘。

  而且用老百姓观点去定义伟人的行为合适与否,基本上等于戏说。就像贝利安拒绝了公主改嫁的要求,似乎是很英雄的行为,如果历史真实就是如此,他根本就是个笨蛋加蠢货。

  不过,不管怎么说,导演强调的仍然是骑士之风,这点做得还是很不错的。

  萨拉丁的宽容在一点上可以更好的体现出来,他允许法兰克人交赎金然后带着个人财物离开,法兰克人走时却把圣墓洗劫一空,达到几十万金币。萨拉丁手下想阻止,萨拉丁的回答在现在看来简直可以说是远见:如果我们的要求不能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会说我们是不守信用,而别人并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所以,让他们拿走吧,让别人知道我们的宽容。

  那个时候的阿拉伯人,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确实占着绝对优势。他们比西方世界某些国家更懂得宽容与风度,因此可以说更加骑士。而从过去的文献来看,无论是法兰克人还是阿拉伯人,对对方还是抱有尊重态度。【2017年我们为何而战观后感】相关文章:

1.真实的新闻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观后感

2.最佳系列纪录片奖《我们为何而战》观后感

3.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观后感

4.美国二战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观后感

5.为何我们需要团结?

6.为知识而战的作文

7.为梦想而战作文

8.为人生而战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hougan/227861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