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刺客聂隐娘》观后感(2)

观后感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隐娘不杀田季安,是因为爱还在,绝不是出于政治的考量。看到网上流传的电影剧本,说本来有隐娘跟母亲,跟道姑师傅之间的交流和争执,围绕所谓“杀一人而救千人,杀不杀”的桥段,据说是被删除殆尽。删得好,不删,隐娘的形象就破碎了,不对味了。

  我认为侯孝贤在这部电影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塑造是登峰造极的,只不过塑造的方法不是表,是藏而又藏。也难怪,古代中国人崇尚“克制”和含蓄,情感一旦四溢,可能味道就串了。中国古代的家庭,讲礼、讲序多过讲情,尤其上层社会,联姻大抵出于政治的需要,家庭成员亦各有公职,即便是骨肉至亲,也往往要先讲公事,然后才是人伦。就算是父母子女之间,情感也总是克制,贾政对宝玉,动辄大加斥责,沉默不语就已经是褒奖。或许,只有当孩子十分年幼的时光,才能享受一些毫无芥蒂的天伦之乐——就像影片刚开头大僚小儿齐乐的场景,也许对贵族家庭而言,本就十分珍贵,所以隐娘不愿破坏。

  隐娘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拿捏得十分精准含蓄。隐娘离家多年,重归以后,父母人伦无措。母女相见时已无亲近之感,更没什么梯己话聊,母亲只能拿出当年公主娘娘所赐的玉珏,以物为介,讲述她离这些年的人事更迭,也暗暗表达多年来的负疚和思念之情。母亲情感艰涩如鲠在喉,女儿更是连痛哭都要掩面并强忍啼泣。

  隐娘之父忙于政务,在女儿归来之后甚至一直都没机会正式相见,直到隐娘在树林里从追兵手中救下父亲和舅舅,父亲才第一次见到一别多年的女儿,而一见之下,被女儿的杀人如麻吓得不轻,以至于后来疗伤之际,从女儿手中喝药的时候仍心有余悸。从头到尾,父亲当面跟女儿说的话就只有一句,“当年真不该让道姑把你带走”。这一句,是自悔?是向女儿解释?是请求女儿谅解?可能都有吧。隐娘只是默默回身给父亲一个后背,是拒绝转圜的姿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hougan/5638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