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

观后感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道合唱团,马修老师真是费了不少心思,不过效果也很完美。他懂得因材施教去发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从社工角度看,他利用了优势视角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的长处。马修听他们一个个唱歌,判断他们的音色来区分他们不同属于不同的音调,从而来分饰不同角色的歌唱部分。即便是看似作恶多端的蒙丹也被他视作唯一宝贵的男中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再坏的孩子都与自己善良的一面,关键是你要去发掘他们,鼓励他们,看到孩子们的发光点,并真诚去赞美他们,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这些马修做到了。

  提到蒙丹,我马上就想到了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标签论。标签论认为:个体演变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是社会按照一定标准将某些行为规定为"越轨"或"犯罪",因而产生了"越轨者"或"罪犯".因此越轨和犯罪并非"越轨者"或"罪犯"的个体原因所致。社会给确有轻微违法行为的人贴上标签,使逐渐形成"越轨者"的自我印象,并自甘堕落,一再违法,从而造成犯罪现象不断增多。因此,贴标签会强化违法行为和越轨行为,是违法犯罪的催化剂,一个人一旦被打上了"罪犯"的烙印便很难改变。

  蒙丹就是被贴标签的受害者,因曾偷过一只表而被标签化。学校丢了20万法郎后,校长就不假思索地认定是蒙丹偷的,还动手殴打逼问。严刑拷打和莫名的加罪,是引起最终蒙丹防火烧学校宿舍的主要原因。

  "池塘之底"的这群孩子处于典型的烦恼增值期,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在情绪体现在尤为明显。因此青少年期生理和心理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并具有十分独特的主观体验色彩,另外还有冲动性、内隐性和不确定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hougan/5944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