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设计方案(4)

坚持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有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布置学生收集谜语。

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猜谜语,这些谜语都是字谜。

  学习前两则谜语

  两则谜语可以同时猜,也可以一则一则猜。

1.第一则谜语。

  a.指导学生朗读谜语。(自由读,指名读)

  b.学生猜谜。

  c.说说你们是怎样猜出谜语的?

  d.老师小结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e.学习生字。

  看到同学们猜谜语这么热闹,有两个生字朋友也想参加,同学们欢迎吗?(老师贴生字卡片“团”“量”)“他们是谁?”

  学生认记生字。

2.第二则谜语。

  a.朗读谜语。

  b.教师引导学生把几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

  什么东西是“绿的”?什么东西是“红的”?

  哪些“绿的”“喜欢及时雨”?哪些“红的”“怕水来攻”?

  为什么“绿”“红”在一块儿就起凉风?

  “凉风”是在什么时候起呢?

  b.可以个人猜,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猜。

  c.当学生猜出来时,教师可用绿色和红色粉笔写出“秋”字。

  3.学生交流自己的猜谜体会。

  4.找出这则谜语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生字。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第三则谜语

  1.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猜,然后请同学帮助。可以提示四句话指的是同一个字。

  2.可以复习“请”“情”“晴”“清”“精”“睛”等字,启发学生思考。

  3.再读谜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4.猜出谜底,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5.识记生字。注意:“互”的声母是“h”,不是“f”;“尊”是平舌音,“重”“纯”是翘舌音。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团”“量”等12个生字,同桌考一考,看谁读得准。

  2.引导学生观察“谁”“怕”“跟”“凉”,发现这几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

  a.“足”作偏旁时,最后两笔“撇、捺”要变成“竖、提”。示范写“足”,让学生观察比较“足”与“跟”字中的“足字旁”。

  b.指导观察“谁”字中“亻”里“丨”的位置。

  c.观察“量”“最”这两个字,哪一个笔画最长?教师范写:中间一横长,横与横之间挨紧一点,各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上下要写紧凑一点。

  d.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读通全文,整体感知全文。

  2.认识并理解词语,荷叶,小水珠,摇篮,亮晶晶,挺机坪,透明,翅膀,蹲在,笑嘻嘻等词。

  3.写两个字,是,朵。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有词语卡片的信封玻璃瓶尼龙纸

教学过程

1.揭题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你能说说这荷花怎么样?(用上荷叶说话)。板书荷叶圆圆。

  2.初读全文

  师:这么美的一池荷叶引来了许多的伙伴,听听都有些谁。

  听范读。

  根据学生发言板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回答完毕后,出示。课件小动物。

  师:可爱吗?我们一起来招呼招呼他们吧?指名,齐读。

  师:自个儿大声读读课文,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想想还知道些什么?

  3.读通课文,学习词语

  指名试读。每一段2至4人,相机贴出词卡亮晶晶,停机坪,透明,翅膀,蹲,笑嘻嘻。

  师:我们能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相机板贴。

  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摇篮停机坪歌台凉台

  师:我们来认认黑板上这些词好吗?

  小朋友齐声轻声读,男女生分开读,开火车读。

  师:我让这些词回到课文中,并且都去掉了拼音,考考你们会读了吗?

  学生自个儿轻声读。

  师:想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开火车读。

  根据学生回答在词语卡片打上问号。

  师:小朋友这么多疑问,哪些小朋友们已经弄明白了。

  重点理解:透明,停机坪,蹲,摇篮,笑嘻嘻

  师把学生已经理解的词拿下,师:还有些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

  师:信封里是这节课学的词,同桌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如果你的同桌不会,就教他。

  4.写字:范写,学生书空,教师范写。

  学生写字。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三个特色:

  1.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时,能够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每篇课文都是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每篇课文都是一块美玉,阅读时最忌零打碎打,整体感知全文才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整体感知也是为仔细分析,品位部分重点词句段,做下铺垫。

  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体现在:看图说话,读书质疑,读中解疑。

  2.从以读为本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上读得充分,读得有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能以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不是纯理性机械的分析。我常常这样问学生,你能看图说说荷花的样子吗?读了课文,你有不懂的地方吗?会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我对学生原有认知水平把握不准确,课堂生成没有充分发挥水平。以至学生的质疑只是为了质疑,使这一环节走过场了,没有为课堂提供方向。

  在安排学生读时,齐读过多,个别读太少,没有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特色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jianchi/348141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