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物理《电阻》说课稿(2)

教师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物理《电阻》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电阻》一节课是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第3节的内容,电阻是电学重要的物理量之一,与电流、电压构成初中电学的三大基石。对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初步理解,是更好地学习变阻器、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相关内容的必要基础。学生需要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一种阻碍作用,知道电阻的概念和单位以及换算;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从而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同时,在实验探究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再次加深并熟练掌握物理研究方法之一。因此,电阻的学习将在物理电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根据本节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参照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3) 理解影响电阻的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实验。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影响电阻的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难点: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学过程

  通过生活引入新课,咱们家里的电线、用电器的导线都是用什么做的呢?有些重要的电器设备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的导线。并(追问)铁也是导体,既多又便宜,想想看,为什么不用铁来做导线呢?

  通过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走进课堂。

  课堂活动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自学,小组间互相交流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电阻 ?电阻符号?

  2、电阻单位是什么?单位符号?

  3、电阻的单位还有有哪些?单位间换算关系是什么?

  训练学生单位换算能力。

  4、电路中电阻器符号?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他人交流分享的好习惯。

  课堂活动三实验探究:师生共同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思考实验一:

  1、如何判断 电阻大小?

  2、这个实验控制了什么?

  3、这个实验同时还说明了导体的电阻与什么有关?

  必须向学生讲述所提供的实验器材的导体,并启示学生寻找各导线之间的异同,并告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在这个过程中明确要求学生来观察:粗细相同,相同长度的锰铜和镍铬,粗细相同,不同长度的镍铬,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镍铬,当把他们接入电路时他们对灯泡亮度、电流表示数的影响。

  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导体的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在实验过程中体验用控制变量法去进行武力探究,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之间人人参与的合作精神,实现人人有收获的理想课堂效果。

  关于温度这一因素进行演示实验:将灯泡钨丝接入电路中,用打火机给灯丝加热,要求学生观察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数。让学生直观的真正认识到电阻大小受温度的影响。

  课堂活动四引导学生自学18页半导体和超导体,并进行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他人交流分享的好习惯。

  五、课堂小结测

  在进行完这些内容后,及时进行课堂小检测,题量不能多,但都要具有代表性,对学生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从检测反馈形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六、课堂小结

  由学生完成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起到回顾的作用: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导体是否接入电路,电流、电压大小及形状无关。

  七、 板书设计:

  一、电阻(R)

  1、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单位:欧姆。符号Ω

  1 kΩ = 1 000 Ω= 103 Ω 1 MΩ = 1 000 000 Ω=106 Ω

  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材料

  2、长度

  3、横截面积

  4、温度

  三、半导体和超导体

  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2、超导现象:某些物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为0。

  八、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物理《电阻》说课稿3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电阻的测量》。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电阻的测量》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七章第三节内容。从编者的编写意图来看,《电阻的测量》安排在欧姆定律之后,是欧姆定律的应用,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正确、安全的使用电路元件,是对前面学习使用电路元件方法的巩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从整个初中电学体系看,本节内容是继规律型实验,如: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的第一个测量型实验,是后续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高中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的基础,因此本节是初中电学的重点,是高中物理知识下移的良好载体,处于电学实验的核心位置,是中考热点。

  2、学情分析及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表格等,并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已经有了探究的经历,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少,学生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不能很好的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

  (2)实验操作中,出现一些电路故障不能迅速排除。

  (3)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存在一定的困难。

  基于存在的困难,我将整个教学分为三个板块,一是探究前的准备,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步骤。二学生自主探究。三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三个环节是层层递进的。

  实验探究,一般可以分为七个环节,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为突出重点,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作为重中之重。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测电阻的原理,会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2)理解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有不同的特性。

  (3)在测量过程中,体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步养成安全操作的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目标的确定依据:

  (1)按照物理课程标准。

  (2)本节的中心任务是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教材中并未对是否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提出要求。由于物质种类不同,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明显,学生对此难以理解。为降低难度,让学生知道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我利用测出实验数据让学生类比思考的方法将测量灯泡电阻融入到本节课中。

  教学重点:自行设计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完成伏安法测电阻。

  重点设置依据:经历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过程,为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正确理解影响小灯泡电阻的因素。

  三、说教法

  说教法: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谈话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探究前的准备,要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仪器选择、电路图、表格、注意问题等,采用启发引导、谈话讨论、师生互动的教法。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当然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可以适当的指导。第三个环节是数据处理。

  四、教学流程

  1、探究前的准备

  实验原理的确定:让学生回忆欧姆定律,由导出公式联系实验的原理。

  实验仪器的选择:教师提问:

  (1)测量电压和电流需要什么仪器?

  (2)为确保电路元件不被烧坏,应选择什么仪器?(引出变阻器限流式作用)只测量一组数据可以吗?进而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引出变阻器分压式作用)。

  电路图的确定:通过所选仪器的作用,引导学生设计出本实验的电路图。

  实验步骤的确定: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实验是如何进行的。提问学生,然后让其他组的学生补充,最后教师总结。

  实验表格的确定:表格设计的要领是:明确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计算的物理量有哪些?为提高实验结论的普遍性,还应该注意什么?在学生展示了自己设计的表格后,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明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连接电路应注意什么?

  提示电压应该拉开距离,第一次取1V,第二次取1、6V,第三次取2V。虽然在实验前做了准备,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少,这一环节我计划用15分钟。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中出现的问题,不要急于给学生回答,先让学生自己思考。

  3、实验数据的处理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不易突破。我计划用10分钟时间。我设计了以下一组问题:

  (1)让学生先算出自己电阻的电阻值,并且上去展示。

  (2)三次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变化大吗?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对电阻的理解达到一个全面的认识。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灯泡与定值电阻受温度影响阻值变化不同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5、板书设计

  实验原理:R=U/I

  实验电路图:

  实验表格设计:

  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阻RX平均值/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jiaoshijie/43280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