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家乡的春节作文1100字(2)

家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家乡的春节作文1100字 篇3

  今年的春节我又可能不回家了,我已经好几个春节没回去了,不知家乡今年的春节还会不会装故事,不知今年的故事会不会装得比以往更热闹。每个不在家乡的春节,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热热闹闹的装故事风俗,那是一种美在其中、乐在其中、熏陶在其中的风俗,至今想来都回味无穷。

  装故事就是以一种亮相的形式装扮历史或书籍中的人物或事件。在家乡,装故事的风俗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XX后一直延续着,每年从初一晚上开始。那时我们那个小县城只有两条主街道,叫东关街和南关街。实际上是一南一北的两条街。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其中的一条街装了台故事到另一条街,于是另一条街第二天就装两台故事回敬这条街。一来一往,故事越装越多,一直装到正月十五。两条街就在无形中比赛故事的多少和精致。但不管怎么变,每年的故事都是从姜太公钓鱼开始,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每年都会出现,改革开放以后又增加了一些现代的故事。

  一到初一晚上,市民们都会在火炉旁边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闲聊一边侧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大约在九点左右,锣鼓、钹声便会从东关街或南关街的方向飘来,于是人们纷纷朝声音的方向跑去。走到近处,你就可以看到,前面一位老翁打扮的人穿着古装,头上挽着发髻,手里握住一根没有钩子的钓鱼杆。敲锣打鼓和点灯的两三个人都跟在后面。观众这时就会议论开来:看,姜太公来了,这个姜太公扮得还真不错,手势很准之类的。这一行人一直要把整个对方的街走完才息声回去。第二天,对方街道或许就装出峰火戏诸侯和管仲、鲍叔牙两台故事。这样就进行完了第一个回合的较量。接下来两条街道的竞争就一晚不止以一台的数量递增了。大部分的故事人物都以小孩来装扮:把小孩固定在四方桌上,站着或坐着,由几个身强力壮的人抬着,不用说唱,只通过道具、服饰、身姿和音乐来表现人物形象和事件。道具也很丰富,惟妙惟肖,比如打铁的会一路打出火星来。在这延续半个月的`XX中,人们可以看到化蝶飞舞的梁山伯、祝英台,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多愁善感的黛玉葬花,忍辱负重的苏武牧羊……这一行行的XX队伍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就把历史的神话的天上的人间的故事演绎了一遍,像一条历史的河流在人们眼前有声有色地流淌过去。人们就在看故事的过程当中走过了上下几千年。

  记得有一次我那9岁的小妹也被“借”去装了一回故事。她装扮的是穆桂英,在家早早地吃了饭就去化妆。小妹穿着一身笨重的衣服,身后插着几面旗,样子挺威武的,可是她被固定在桌子上不能乱动。一个晚上下来,她脚都站软了,一回到家就叫苦。不过过后我们再问她这事时,她却说挺有趣的,站在桌子上比谁都高,真威风。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县里面也开始重视起装故事这民间风俗来了。那一年我正好在家,正月十五的晚上从七点钟开始,两条街的近百台故事都汇在一起XX,灯火通明,照得白昼一般。队伍拉了一公里多远,在国道上把过往的车辆都堵住了。不过那些车上的人也一个个好奇地观看整个XX,并无厌烦之色。听说后来为了不堵塞交通就不再游到国道上去了。每年正月十五的那一场都由县里组织,还发奖呢。

  几年了,家乡的“故事”只有在思念和梦里不时地出现,远方的我只能在那想象的壮观场面里数着一台台熟悉的故事,数着家乡人们一张张喜悦的脸。

家乡的春节作文1100字 篇4

  我们家乡春节别有一番风味,从春节前几天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贫困的家庭里,这几天也要买很多东西。大人们要买过年的吃的、穿的、喝得、用的——店铺多数过年不开门。小孩子就首先要买爆竹。等到万事俱备,之欠东风时,就盼着春节到来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盼呀盼终于把春节给盼来了。春节真热闹。大家都要穿新衣,还要贴红红的的对联和吉祥的年画。中午要吃团圆饭,在吃团圆饭前,还要放鞭炮,那天除了万不得已,都要赶回家吃这顿饭。

  吃完团圆饭,除夕夜也悄悄地来了。我们这里除夕要守岁,虽然不用守一整夜,但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午夜时分,家家都要“除天行”,也就是要放鞭炮,放礼花。漆黑的天空一下子变得亮了起来,好像白天一样,鞭炮声震耳欲聋,经久不绝古老的小镇便洋溢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

  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都要吃饺子,饺子也叫“元宝”预示着招财进宝。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不时从门缝里飘出的饭菜香味和人们的欢声笑语诉说着人们的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要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拜年,去时一般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祝福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家乡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元宵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是快乐的,最快乐的也是我们小孩子了。我们可以拿到许多的压岁钱,又不用做作业,还能自由自在的放鞭炮,每一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都伴随着我们的欢笑。

  家乡的春节是快乐的,我爱家乡的春节。

  春节的作文

  过春节了,孩子的脸上露出了春节特有的快乐,大人们一年的劳累得到了安抚,春节是多么重要的节日啊!

  走在有浓郁春节气氛的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每棵树上挂满了大大的红灯笼,市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都穿着厚厚的棉袄,嘴和鼻子前有一丝白气慢慢的上升。市场里的人手里都提着年货、拿着鲜花、捧着桔子树、抱着娃娃,场面热闹极了,脸上都挂满春节到来的喜讯。

  回到家里,邻居一家三口都在搞卫生,妈妈忙着对我说:“衬现在得闲,我们也开始打扫一下里屋吧!”我会意的点了一下头,妈妈给我一对乳胶手套和毛巾,接着我们俩就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先抹门,后抹窗,不一会儿我和妈妈就把整个房子里屋外屋都打扫的一尘不染,这样更加能显示出新年新气象的习俗。

  年三十早上我们要把去年所有的春联和福字都撕下来,贴上新买的,这叫除旧迎新。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年饭,在外打工的人也要会到家里,团年饭里会有很多菜肴,还有饭要多煮一些,留下一写剩饭过年,这样寓意年年有余,每年都有吃不完的饭。

  年三十晚就是旧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所有人都要守岁,不能睡觉除了小孩和老人,守到新年到来。早上我们一家大小就要去走亲戚,到亲戚家里拜年,当然亲戚来会来我家所以就要安排几天去亲戚家,还要有几天要待在家里招待亲戚朋友,春节之后还有元宵节,元宵节的主角就是汤圆了,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

  春节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民风民俗,春节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不可缺少的地位。家乡的春节作文1100字 篇5

  春节是汉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它既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传统。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色彩。

  春节来临之际,人们便忙碌起来,开始准备过节的东西:什么鸡鸭鱼肉,糖瓜梨栆,烟酒鞭炮等等,有时接连赶上几个年集,还买不齐过年的东西。每到年关,集市上便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那种场面,那种气势,平常时节是没有的。

  我们这里一般从腊月二十三便开始过年了,这一天传说是灶王爷的生日,家家都要买糖祭奠灶王爷,让他上天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求得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还需把家里家外大扫除一遍,据说这样能扫除一年的晦气,求得个万象更新。小孩子们只顾玩耍、放爆竹。

  到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赶做年菜,那香味都能飘到十里开外。户户门口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天,妇女们还要蒸各式各样的花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枣花儿,它是上供用的供品,是家家必不可少的。

  大年三十这天,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服,小姑娘们更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个个像是三月里的桃花,鲜艳无比。男孩子开始放鞭炮,噼噼啪啪的,叫人听了心里舒服极了。下午四点多钟,鞭炮声就陆续响起来,接连不断,一直会持续到晚上六、七点钟。这个下午的晚餐家家户户都一样——饺子,因为它有一个美好的寓意:饺子像元宝,象征着财运。当夜幕降临时,全村沸腾了??随着一声声巨响,天空中便绽开了一朵朵五光十色的礼花:有的红、有的绿、有的紫、有的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看到这,我坐不住了,从家里拿了一个“百花争艳”到大街上点燃,随着引线越烧越短,咚的一声烟花筒里蹿出一人多高的火星,火星像炼钢炉里飞溅的火花,非常耀眼;又像公园里美丽的喷泉,十分迷人。到了晚上八点钟,全家人都聚在电视机前,共看春晚,小品、相声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杂技、魔术令我们惊叹不已,流行歌曲、经典戏剧令人荡气回肠??直到抵挡不住瞌睡虫的攻击,我才恋恋不舍的上床睡觉了。

  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人们就开始放鞭炮了。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人感受到了年味儿的浓厚。起床吃完饺子,就开始给长辈们拜年了,我们先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然后,爷爷奶奶就开始给我们发红包。接下来一整天我就和伙伴们开始疯玩??上午的餐桌上丰富极了,这是一年里最丰盛的一顿饭了,我敞开了肚子,美美的饱餐了一顿。

  大年初二,我们全家人又到姥姥家给他们拜年,中午又是一桌丰盛的午餐,我们又拿了不少的红包,心里感到特别满足。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街上每天都要扭秧歌,秧歌队员们一身大红袍或者绿衣服,浓妆艳抹,锣鼓声一响,队员们便排着整齐的队伍跳起来,他们有的摆动扇子,有的舞弄腰间的红丝带,他们都踩着十字步,舞姿优美极了。围观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丰收后的农民,到了这时心里都十分畅快,他们在尽情地放松自己,唱啊、跳啊、扭啊,唱出了欢欢喜喜的心情、跳出了红红火火的日子,扭出了新生活的希望??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快乐、幸福、美好、和谐!我爱过这样的春节!

教师点评:

  本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小作者能依照时间顺序,把春节里人们的各种活动介绍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文章重点介绍了大年三十和初一这两天里人们的活动,尤其突出三十这一天里,人们在吃穿玩乐上面的安排。详略安排得当,重点突出。

  语言组织生动,用词准确。修辞把握的也很好:比喻将礼花描绘的多姿多彩,排比把春晚节目体现的淋漓尽致。

  文章内容贴近生活,真实感人,小作者从不同方面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发自内心的赞美

  了家乡的春节习俗,赞美了勤劳质朴的家乡人民,主题明确。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jiaxiang/32595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