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以记忆为话题的作文(3)

记忆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以记忆为话题的作文7

  岁月恍然,繁花一树,总会稍纵即逝。即使芳菲不在,惟愿依然静好。只是在驰隙的流年中不愿忘记那些润心的话语,还有那一个个的笑容。依偎着夜色,眼里隐藏着泪光,低头,茶香袅袅,心底升一份温暖。

  每一次遇见他,都是偶然,许多个偶然的一瞥,竟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他。我不得不讶异于命运的巧合,原来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陌生人。第一次看见他,是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那时他还是个拉煤球的,每天蹬个三轮车,一身的煤灰,脸上,身上也脏兮兮的,一顶总习惯歪戴的棉帽和不习惯系拢的外套是他雷打不动的造型。他似乎总是那么瘦小,却每天清晨拉着满满一车的煤球,哼着不成调的老歌,穿行在大街小巷里。一连几年,我和他总是在清晨的时候,骑着车擦身而过。没有更多的言语,连例行的打招呼都被省略。碰上下雨天,路窄不好走,他会很耐心的停下车,尽量靠近内侧,然后沉默的一招手,让我先过。每次擦肩而过,我都很自然的没有沾上的一点煤灰。他挨家挨户的送煤球,很卖力。

  清晨的风很轻柔,拂过他那黝黑的面庞。更多的时候,是我静静地欣赏他的老歌,近了,又远了。毕业后,我再也没有走过那条路,也就渐渐淡忘了他。自至偶然的一个夏天,在学校的垃圾箱附近我又遇见了他。他已转行成了一名环卫工人。他依旧是那么瘦小,一双半旧不新的解放鞋,套着环卫工人的红马甲。那辆三轮车也比以前更加‘气派’,然而更体现出他的瘦弱。他一铲子一铲子往车里装垃圾,依旧那么卖力。我拎着班级大袋的垃圾,费力的向垃圾箱走去。他远远的望见了我,急忙迎了上来,憨憨的笑了笑,接过我手中的垃圾袋,细心的拍了拍,然后倒进车里。“你们学生都来的这么早啊,看来我也得早些来了。”

  他自己嘀咕道。如今,他已经不再做一名环卫工人了,我也看不见他了。但是他给我留下的记忆却时时温暖我的内心。瘦小的身体,卖力的工作,无时无刻为他人着想,都随着那流年的浪花涤荡渺远的心际,化作丝丝雨露温暖心田。

  以记忆为话题的作文8

  时间如白驹过隙,眼间,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过去,我们已到了该和母校说“再见”的时候了。回首过去的六年,陪伴我度过每一天的同学们,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都能牵起我对小学生活最美好的回忆,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六年级的语文老师-蒋秀爱老师。老师的个子不高,稍微有些胖,一头自然卷曲、油光发亮的秀发。和蔼可亲的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似乎总是隐藏正许许多多的智慧。小巧的鼻子下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在我的印象中,老师都是一副严厉的模样,可蒋老师却不是那样,她永远都会以微笑面对学生,她的笑,让我心旷神怡,令我难以忘怀。有一次,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而我却没有答上来。正当我焦急万分的时候,目光无意间触到了老师的微笑。那微笑,是期待而又鼓励的,好像在说:“不要急,慢慢想,你能行!”消除了紧张心里的我突然来了灵感,竟然把问题回答的准确无误。这时,我看见老师的微笑是赞许的。老师的微笑有时会隐藏。我们班有一些些“调皮蛋”,他们把老师的微笑看成是一种不严厉的象征。老师本来就够累的了,他们却不能体谅老师的辛苦,依然给老师制造麻烦,惹老师生气。

  每到这时,老师的微笑就隐藏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苦口婆心的教育。老师的微笑还不怕困难。在全校的语文老师中,只有她,一个人负担着两个毕业班。另外,老师还是学校的特聘教师。虽然工作量大,但老师却没有因此而退缩,依然带着甜美的微笑给我们上课。记得那次,老师生病了,面色绯红,声音有些沙哑。那节课,我们上的特别好,大家都在为老师的身体担心。我本以为,老师也许坚持不到上完这节课,可出乎我的意料,老师仍然带着微笑为我们讲课。一节课过去了,下课后,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又俯下身,耐心地为他讲起来。就要毕业了,在这最后的一年,老师用微笑伴我度过了每一天,每一个45分钟。老师的微笑,如春天温暖的阳光,暖暖地洒在我的心田上;又如寒冬里的一团火,温暖着学生的心灵。“咔嚓”,老师的微笑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成为了我记忆中的留影。PS:大家看完后一定要给我提提意见啊!拜托了!

  以记忆为话题的作文9

  记忆的洪流里,有那么一种东西伫立在洪流的最中央,每个人都认识它,它叫知识。而在这一条记忆的大河上,总有着千千万万不怕凶险的渔夫把知识源源不断地送往洪流的最中央。有一个渔夫,我认识他,他叫黑板,他把我无数次地送往河对岸却总是毫无怨言,他嘿嘿的样子陪伴我走过了年少走过了青春走过了我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光。而我与他的熟识,也让我接触到了那些发生在他身上感动人心的故事。

  他说,在七十年前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第一次走进中国这个国家时,他就知道他的肩上担着重重的担子,他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优秀战士的光荣任务。当时的他被送到一个落魄的村子里,孩子们见到他都不由自主的笑了,而使用它的李老师的眼里也迸出了希望的光芒。他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使用,脸上被写满汉字和算术题,写了擦,擦了写……他从那时的孩子身上看到了中国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解放中国的坚持。

  抗战胜利后,新中国成立了。他又被送到镇子上,重新刷上黑色的漆料,装上木条子围成的护具。他被挂到公社的墙上,做了一个宣传栏。渐渐的,他身上被一句又一句的宣传语写满,被一张又一张的大字报贴住。从公社化运动到土地改革,他就这样看着新中国这个婴儿摇摇摆摆地走过来然后长大,他从那些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的热情和中国的成长。他说,他也许能够理解,中国人渴望发展祖国壮大祖国的愿望,因为他在那时的每一天的清晨,都能看见一群小娃娃嘻哈着从他身边跑过,大声喊着“为祖国发展而努力!”

  到了现在,他又成为了那块名不见经传的小黑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被写满那些包含历史的中国汉字。他说,现在时代变了,楼房有了,电灯有了,汽车也有了,但中国千千万万莘莘学子追求知识的心仍没有变,那样一颗颗心仍和他刚来到这里是看到的一样,火红而饱满,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国家富强的憧憬。

  他说,他虽只是一块小小的黑板,却承载中国人千万年来对未来无数次美好的展望。他说,他还会看着中国人带领中国走下去,看着更多的人通过他获得知识。

  它是一块小黑板,一块有中国记忆的小黑板。而那些现在书写在他身上的记忆,都叫知识。

  黑板的故事和记忆还会继续,就像中国还会更蓬勃更发展。

  你看呀,这就是发生在黑板上的记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jiyi/441586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