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作文续写课堂实录(2)

课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二课时

  师生表演

  师:上一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橘子,大家边看边想,通力合作,最后,把这个橘子写得形象、生动了。这一节课,你们先观看一个小品,也请大家边看边想,最后,把这个小品叙述清楚。谁愿意当小演员?(学生纷纷举手,一名男生上台。)

  师:(亲切对男生)我们合作,一起演爷孙俩,高兴吗?(学生高兴地表示同意)

  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小品的故事梗概。

  一天晚上,一个叫小明的孩子正在家里做作业,到7点了,爸爸妈妈还没有来,小明饿坏了。这时,爷爷来了,还捎来了一个大橘子。这个橘子又大又新鲜。小明好不开心,他剥开皮刚想吃,突然想起平时爷爷那么关心自己,什么都舍不得吃,现在,他也要尽一份孝心,把这个橘子留给爷爷。但是,他又怕爷爷不肯吃。怎么办呢?于是,他故意说这个橘子是酸的。爷爷听说这个橘子是酸的,便抢过橘子不让小明吃。爷爷吃了橘子以后,发现橘子并不酸,还很甜,心里很纳闷。这时,小明见爷爷真的吃了橘子,便高兴地叫道:“爷爷上当了!”

  (师生共演小品,表演很成功,台上台下一片笑声。)

  二、概括要点,进行练笔

  师:你们看了老师和这位同学演的小品,能不能用几句话概括说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完成以下板书:

  ①晚上,爷爷回来了,还捎回一个大橘子。

  ②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吃起来一定很甜。

  ③我想给爷爷吃,又怕他不肯吃,便故意说橘子是酸的。

  ④爷爷抢过橘子吃了,发现橘子很甜。

  ⑤我高兴地说:“爷爷上当了!”

  师:(请学生读好这几句话后)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如果一位小朋友真的是这么写的,并把它当作一篇作文交给了老师,你们说,老师会满意吗?

  生:不满意,因为他写的内容不够清楚、具体。

  师:对,这篇作文缺少具体的内容。作文时要注意用事实说话,要表达清楚,不说空话,不说套话。比如说,“晚上,爷爷捎回一个大橘子”,写“晚上”,不能出现“晚上”这个词,可以从天色、时间等多个角度去写。“我想给爷爷吃,又怕他不肯吃,便故意说桔子是酸的。”想,是心理活动,为什么要把橘子给爷爷吃,怎么估计到爷爷不会吃的?等等。小明的这些心理活动都要写出来。“故意说橘子是酸的”,怎么做动作,怎么装出“故意”的样子?如何把这几个“怎么样”“为什么”写清楚,写明白,这篇作文就具体了。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4句话进行扩写,每个人选择一句展开内容。)

  三、当堂评点

  (学生写完后,请了5位学生上台交流。)

  师: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意思是朗读很重要,文章写得一般,如果读得好,还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

  生1:屋外一片漆黑。

  师:“屋外”改成“窗外”更好。

  生1:窗外一片漆黑。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了饭菜的香味。唉!都快7点了。

  师:没有用“晚上”二字,而写的全是晚上。

  生1:家人怎么还没有回来呢?

  师:把“家人”换成“爸爸、妈妈”。

  生1:爸爸、妈妈怎么还没有回来呢。我的肚子都快饿瘪了。还好,不一会儿,爷爷回来了,他惦记着我这个小馋猫,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摸出了一个大橘子。

  师:表达清楚,语句流畅。好!

  生2: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圆溜溜地,像个小南瓜。

  师:你展开了想像,比喻十分恰当。

  生2:它金灿灿、黄澄澄的。我用手掂了掂,大约有二三两重。你瞧,你瞧……

  师:“你瞧,你瞧”表示惊讶,能引起读者注意。

  生2:橘子上面还顶着一片绿叶呢?多像戴着一顶绿色的小帽子。我想,它一定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一定十分新鲜,吃起来一定十分可口……

  师:推断严密,合乎情理,一连用了三个“一定”,构成排比句式,读起来顺口。

  生3:我突然想到,爷爷平时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给我,凡是不好吃的,他都抢着吃。这么一个甜橘子,我一定让他也尝尝。

  师:“一”可以去掉,更简练。

  生3:这么个甜橘子,我一定让他也尝尝。可爷爷一定不会吃的。

  师:爷爷怎么“不会吃”呢,换成“不肯吃”就准确了。

  生3:可爷爷一定不肯吃的。这可怎么办呢?

  师:好一个设问!

  生3:我踱着步子,左思右想……

  师:我这么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思考问题才“踱着步子”呢,你这么个孩子怎么会像个老人了?改一改。(教师作出歪脖子思考的样子)

  生3:我歪着脖子,左思右想。突然,一拍脑门,有了!

  师:语句轻快,写得好啊!

  生3:我摘下一片放进嘴里,左手捂着脸,歪着脖子,叫起来:“爷爷坏,坏爷爷,这橘子真酸,不好吃!”

  师:这儿写“我”的心理活动,十分细腻,烘托了“我”尊老、爱老的主题。

  生4:正做饭的爷爷连忙跑过来,抢过我手中的橘子……

  师:“抢”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文明的行为,然而这里用上“抢”字却再恰当不过了,写出了爷爷对“我”的疼爱。

  生4:取下一瓤就往嘴里塞,咬了几下,奇怪地问我:“孩子,这橘子不是很甜吗?”

  生5:我见爷爷上当了,就捂着嘴巴笑了,爷爷正疑惑不解时,我一蹦三尺高,边鼓掌边大声叫:“爷爷上当了!爷爷上当了!”

  师:“爷爷上当了”为什么要说两遍呢?小孩子高兴起来就是这样,写得活灵活现。

  生:爷爷这才恍然大悟,搂着我,捏着我的小鼻子,说:“真是我的乖孙子!”

  师:这几位同学写得都很清楚,很具体,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学生鼓掌)

  四、起题目

  师:这篇作文很生动,咱们一起来给它起个题目吧!可以从文章中摘录一个词语或短句作为文章的题目。

  生:爷爷上当了。

  师:好!如果用“我”作题目呢?

  生:我骗爷爷吃橘子。

  师:“骗”要加引号。

  生:我哄爷爷吃橘子。

  生:我笑了。

  师:多么富有诗意的题目。

  生:我让爷爷上当了。

  师:都不错。语文老师平时出的多是这样的题目。(板书:记一件------事)你们再起题目。(学生说了很多,如:难忘的、高兴的、快乐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印象深刻的、值得回忆的等。)

  师:如果按地点来起题目呢?

  生: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

  师:按时间呢?

  生:发生在晚上的一件事。

  师:按事情的大小呢?

  生:记一件小事。

  师:同学们,这些都能作为这篇作文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能起到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

  作文有点像兰州拉面,一个面团,拉长以后,一折二,二折四,四折八……面条越拉越细,最终拉出的面条竟然比机器上轧出的还要细。写作文也是由一句话变成几句话,而后再由几句话变成数十句话、数百句话。

  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却是改出来的。改作文,几遍才算好呢?我的体会是,一百遍不多。谁改得多,谁的进步就快。希望同学们多读多改,把文章写得更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ketang/15792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