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这也是课堂作文(2)

课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这也是课堂作文4

  在当今社会中,课堂无处不在.课堂已不局限于老师在教室里传授学生知识的40分钟,课堂早以遍及我们的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让我们携手,关注社会,走向生活,拥抱自然,一起去寻找那属于我们自己的课堂.

  在我卧室的窗外,有一棵小小的绿芽终于倔强的钻出大地.然而初春的风把那些强扎着,抵抗着的小生命吹得东倒西歪.风沙过去后,我漫不经心的扫视过窗外时,那小小的绿芽竟然还没有倒,反倒显得格外的绿,那是一个多么坚强的生命啊!一个弱小的躯体怎么低得住寒风凌冽的攻势呢?燕子在空中喃喃的告诉我:”这个小生命能够存活下来,已算一个奇迹了.这需要靠它的坚强的意志才能战胜周边的自然环境,不被淘汰出局.”

  再次向窗口望去,已是仲夏了。那可小绿芽,不,那棵在狂风中奄奄一息的小生命现已变成了一棵茂盛的绿色植物,骄傲的伫立着.夏日的中午,热辣辣的太阳在天上摇摆着,静寂的热气在大地蒸腾着.这个可怜的生命,对于它来说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啊!此刻的热气在空中肆无忌惮的游荡着,贪婪的吮吸着每一片叶子中的水分.在蒸笼般的炙烤下,它的叶子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变得干瘪瘪的,好似一个病入膏荒的病人.

  当我第三次邂逅这株绿色植物时,已到了丰收的季节.破天荒的,它比夏天那时显得绿了许多,也苍老了许多.秋风中,它在冷清的环境中瑟瑟的摇晃着,到落日时,金色的余辉把它染成了金黄色,在斜阳下显得那么的孤单.

  往后的日子,当我在看到它时,它身上已披上了一件雪白色的鹅毛大衣.跟白皑皑的积雪和灰色的墙相映照,变得成熟,稳重了许多.寒风婆婆对我说:”它熬过了着最开始,也是最艰难的一年,意味着它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大自然妈妈的考验,在以后的日子里,它不但不会被淘汰,而且会变得更加强大.因为它靠着自己的坚强和不懈的努力,获得了驻留在大地的居住证.”

  在这个窗口外的绿色植物身上,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人虽然一开始很微不足道,但是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一定可以通向成功的那道铁门.你要深信,钻石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会发光发亮.要想发光,必须要经过长期的打磨,才会变得价值不菲.我想我们每个人只要努力不懈,奋发图强,就一定可以变成一颗耀眼的钻石.

  这就是我在一个小生命身上发现的课堂,一个让我终生受益无穷的课堂!

这也是课堂作文5

  送别人一朵花,自己手上也留有花香。对他人好,就是对自己好……

  马路上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清新。接受课堂洗礼过后的我显得格外精神。我踩着我的自行车,悠闲地晃荡在那条回家的马路上。“嗒嗒嗒嘀嗒嘀嗒,窗外的雨还在下……”我哼唱的旋律戛然而止。我看到有个三四岁的小孩站在桥的'人行道上蹦蹦跳跳,有时还捡起小石子扔到桥下面的河上。心想:天啊!这小孩不会害怕吗?下面是滚滚的流水啊。还有心情玩?而且是一个人而已,他的妈妈呢?好不称职啊。跟随着我哪点担心,我就推着车到他旁边搭起话来,“小朋友,你妈妈呢?”他疑惑的看了我一眼然后猛地转头,好像才发现他身后的妈妈已经不见了,便开始号啕大哭。天啊!人们怎么都往我这边看,不会是以为我欺负他吧?“走走走,我带你去找你妈。”说罢我便拉着他,推着我的车,走在路上……

  对面迎来一个满脸着急的女人,“妈妈,妈妈!”那小孩叫了起来。他妈妈就走上前来猛地谢谢我,弄得我惊慌失措。后来那小孩给了我一个糖就走了……原来我的无意之举也可以得到糖果。

  教室中

  “同桌同桌,帮我把垃圾拿去扔一下。”“同桌,老师刚刚讲的笔记给我抄一下。”我总是不停地叫她,包括一切事情,她都会耐心地回答,好像从不厌倦。“xxx,起来回答问题。”唉,我又“中枪 ”了,我涨得满脸通红。同桌就在一旁趴在桌子上轻声提醒我:“用来……而且…… ”后来我就幸免于难了。有时我会疑惑同桌人缘怎么会这么好,原来是因为她总是善待他人。在教室中,我又不经意间上了一堂课,懂得了知识。

  公车内

  我在回家的班车上摇晃着,这时上来了一个男人,带着他的孩子摇晃着上车了,我看了看旁边有座位的人。这时,有一位中学生站了起来,他背上的书包显得很沉重,手里还提着麻袋,说道:“叔叔,你和弟弟先坐吧。”我心里给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自己的东西那么多也不忘给别人让座。“阿姨,三个人,顺便把那个小男孩的车费也加上吧。”那个男人的话传入了我的耳朵。原来是给那个中学生付了车费。在公车的小空间内,善待他人而获得回报的一幕正在上演……

  生活处处是课堂,只要你有一双发现课堂的眼睛。我们会从课堂中得到一些知识,例如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这也是课堂作文6

  学习,对于我们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事,但你知道吗?课堂并不局限在教室里看书上课,因为知识无处不在。这不,一周前我就随同学们一起来到襄阳研学,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我发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课堂。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诸葛亮的故居---古隆中,经常在语文书上看到诸葛亮的文章,也经常听说诸葛亮的故事,我也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致。我以为通过课上老师的讲解与课下自己的学习,已经十分了解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真不知道还能学到什么?怀着一种怀疑的心情,我走进了古隆中景区。

  一进去,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座由石头砌成的经受岁月洗礼的石牌坊。抬头看,石牌坊上面刻有三个鲜红的大字-古隆中。石牌坊两侧还各有一个小门,我看见小门上写的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你再走近一些看,就会发现这石牌坊上还雕刻着精细的花纹,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花纹变得模糊了,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将手轻轻放在那冰凉的石牌坊上,刹那间,我像是突然与这段历史的距离拉近了。看着这座石牌坊,我好像近距离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从容,不知怎的,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对历史、对诸葛亮的敬意,这种感觉是我在书本上从未感受到的。

  接着,我穿上了庄重优雅的汉服,拿着竹简,站在树荫下静静等待着开营仪式的开始,看着身着汉服学术风满满的样子,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读好《隆中对》完成开营仪式。

  开营仪式开始了,我拿好竹简,认真地读起了《隆中对》来,当我读到“此人可就见,而不可屈从也”时,我的心中十分好奇,如果我读到“凡三往,乃见”这短短一句话时,感受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与一颗炽诚之心;当我看到诸葛亮将刘备的处境,对待他人的态度,以及应做出的行动,分析得头头是道时,我心中暗暗佩服。微风习习,四周一片寂静,又有朗朗读书声入耳,但又于以往不同,因为我的面前是那一座座后人缅怀诸葛亮而建立的石牌坊,我所处的,是一代军事家、政治家的故居。我是如此指直观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淡泊名利与大智慧,这种感动与认知,也是我在书本中从未体会,从未品味到的。

  研学之旅给人以启示,我学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感受到了古建筑的恢弘大气,触摸到了悠久的历史,谁说这不是课堂呢?这也是另一种课堂。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ketang/441432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