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画杨桃》优秀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画杨桃》优秀说课稿精选篇2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画杨桃》的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课文主要讲的是画杨桃时,“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故事取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平常的小事蕴含深刻的哲理。

二、说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2.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出从中受到的启示。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人物认识和情感的变化。

  难点:引导学生从文本的阅读中受到教育和启示。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读悟结合、朗读体会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我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课题.先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接着引导学生回顾两个问题。一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是什么?(课件)

  引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也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走近老师和同学,体会变化

  A、引导学生读课文2—17自然段,提出学习指南:默读2-17自然段,想一想,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态度分别是怎样的?画出相关语句,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这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和同学进行探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

  B、汇报环节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体会“同学们”的变化。

  (1)我重点通过对比朗读,老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课件)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读对话时的语气,并说说原因。预计学生会这样说:(课件)

  (2)同学们为什么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因为“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画的不像”,同学们嘲笑我。

  后来为什么又结结巴巴、支支吾吾的说?因为,他们坐在我的位置上,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同学们已经知错,也知道不能想当然的嘲笑别人。

  让学生在对比朗读和补白想象的过程中体会同学们由嘲笑到知道自己错了,感到难为情的情感变化。突破了教学重点。

  汇报的另一部分,体会老师的变化。

  在交流反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解读关键词。

  (1)通过提问的形式感悟“严肃”和“半晌”(课件)。老师为什么神情严肃?在这半晌沉默的时间里老师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让学生感知,老师注意观察,从我的位置上审视杨桃,所以他的态度和同学们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老师听到同学们不分缘由的嘲笑声当然有些生气。

  (2)学生继续汇报老师的态度变化,自然牵出关键词“和颜悦色”,牵出老师说的话。这段话是全文的难点,我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老师的和颜悦色。在此基础上,理解老师的话,你同意老师的说法吗?把你的看法说一说。

  在学生重复说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我通过总结语提升学生的认知高度——当别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轻下结论,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本环节通过解读关键词,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情感是随着同学们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对重点段的朗读让学生明白重要语句的教育意义,突破教学难点。

(三)拓展想象,内化文章主旨

  课文学完了,你想对文中的我,曾经嘲笑过我的同学们,循循善诱的老师说些什么?

  这种说话练习能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对课文的教育意义有更深的感受。

  整节课我着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阅读的全程中去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画杨桃》优秀说课稿精选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画杨桃》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课文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具体细致,形象生动,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2、说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3、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朗读体会法:以读为本,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书形式之中,以具体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我”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画画态度,感悟父亲对“我”的教诲。

  2、角色体验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触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来助读,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入深度的学习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的老师,当作文中的“我”。 老师为什么神情严肃?如果你是老师,在这半晌沉默的时间里,你的心里会有些什么想法?想象说话:为什么同学们对我的态度会有这样的变化呢?由此进行角色感受,角色体验,进而理解课文,获得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4、学习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五)、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六)、布置作业

  l、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七)、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例数第一、二自然段并试背诵。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lang/34258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