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设计方案(3)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要求】

  1、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书写“区、臣、医”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

  3、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时间》诗歌。

  4、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学会商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唤起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

  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

  1、出示:区、臣、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

  3、仔细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笔顺。 (2)外框的形状要写得上窄下宽,底边要平稳。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5、学生临帖,在田字格内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6、反馈。 ①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注意观察、评析。 ②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业,进行评析、表扬。 ③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1)出示八个成语。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成语的音,不懂的成语做个记号。

  (2)交流朗读成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交流对八条成语的理解:或根据已学的课文、了解的人物来理解,如“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联系前面学习的课文《少年王勃》;或根据著名人物的故事来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纸背”时可举怀素写字的例子;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造造句子,学会运用;或让学生根据平日里的课外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如“风华正茂、出类拔萃”

  (4)再次朗读,加深印象。

  (5)练习背诵,同桌互相提醒。

  (6)集体背诵。

  (7)指名背。

  2、读背《时间》

  (1)世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同学们一定会说是时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时间》这首小诗。

  (2)请学生借助字典或小组合作,读通诗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4)提问:“小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的是无穷的宝藏,而懒惰的人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

  (5)同学们,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

  (6)鼓励学生说说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或诗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谈话引入(谈话要点):

  (1)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况。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呢?

  (2)学会和别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3)怎样和别人商量,大有学问!

  2、请学生仔细看图,自己弄懂图意,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交流图意,引导展开想象。

  4、讨论:遇到图中的情况,准备怎样和别人商量?在商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6、四人一小组练习与别人商量,选择一幅图准备表演。

  7、以每幅图为例,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的。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扮演某个角色,既可示范,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每组同学表演完毕后,请观众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8、联系生活,说说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还遇到哪些与课本中相似的情况,遇到哪些难题,我们可以怎样商量,老师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讨论。 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话题进行表演练习。

  9、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让人为难的事。遇到难事多体谅,多商量,这样才能处理好难题,我们的关系才会变得更融洽。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欣赏书中的优秀书法作品,请学生发表感想。

  2、出示“戈、心”两字,揭示今天学写毛笔字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字,尤其注意红笔标注的笔画“斜钩、卧钩”。

  4、指导学生按图提示的运笔走势书空。

  5、教师示范,并出示字帖上带有这两种笔画的汉字,进一步欣赏感受。

  6、学生在大字本上书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抵御、推辞。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

  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

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说说课文各段大意;分清事情前后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二、指名说说每段的大意

三、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1.挂出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

  2.同座互相讨论题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

  3.全班讨论交流。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不相信有大虫。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结果:打死了猛虎。)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原来武松使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用尽了力气。

  结果:“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

  1.挂出绘有武松打虎情景的挂图,说说这一部分该怎样读。(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垂死挣扎,读出武松的勇敢、机智、沉着,节奏稍快些,反映当时的紧张气氛。)

  2.学生自己练习。

  3.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进店(详)喝酒谈虎——神态

  二、上冈(略)心理活动

  老虎 扑 掀 剪 性格

  三、过冈(详)武松 闪 闪 闪 豪放

  劈 跳 掀 无畏

  按 踢 打

  四、下冈(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lang/34820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