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2)

历史典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量体裁衣:优秀裁缝的必备技能

  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吾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墨子》

  《墨子鲁问》里说,墨子派自己的弟子公尚过前往越国,公尚过很快得到了越王的重用。一次,公尚过向越王推荐自己的老师墨子,越王非常高兴,对公尚过说:“先生假如能让墨子到越国来教导我,我愿意将过去吴国的五百里土地分封给墨子。”越王还大方地派给公尚过五十辆马车,让他声势浩大地到鲁国迎接墨子。

  墨子对公尚过说:“据你观察,越王这个人的心志怎么样?假如越王能虚心接受我的言论,采纳我的学说,那么我将前往,量体裁衣地为越王提出建议。如果越王不听从我的言论,不采纳我的学说,那我去了,就是把‘义’出卖了。同样是出卖‘义’,我就在中原国家好了,何必大老远跑到越国呢!”

  后来,“量体裁衣”便固定下来,成了常用语。明朝嘉靖年间,就有一个“量体裁衣”的故事。据说当时京城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裁缝,只要是他裁制出的衣服,无不合身,因而受到人们追捧。一次,一位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裁缝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道:“小的还要请教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年了?”御史大夫不解地问:“你量体裁衣,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就够了,为什么要问这个?”

  裁缝回答说:“我这也是在量体裁衣呀!如果您初任高职,必定意高气盛,走路时会自然地挺胸凸肚,所以裁衣时要后短前长,才会合身。如果您已经做官几年,就会意气微平,衣服前后长短一致即可。如果您当官许多年,马上就要退休,内心难免忧郁,走路时会不自觉地低头弯腰,这样做出的衣服就应前短后长。所以,我如果不问明您做官的年头,怎么能裁出称心合体的衣服来呢?”

  “量体裁衣”这一成语至今仍常用,指按照身材尺寸裁剪衣服,也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时代在发展,街上流行红裙子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遍地开花的量体裁衣、私人定制。其实,不仅人的衣着如此,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但是,就在城镇化步伐日渐加快的今天,我们的城市建设却似乎掉入了某种怪圈。

  提到城市,每个人脑海里都会有许多的画面: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川流不息的汽车,行色匆匆的人群……但是,如果全国涌现出几百个“小北京”“小上海”,那会让人恍惚间不知“今夕是何年”。所以,城市的发展更需要“量体裁衣”。另外,在旅游业产值日新月异的大好时光,游客们也常常惊觉,不同景点的纪念品大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如果旅游品市场也“匮乏”到几种产品走天涯,那还会不会让游客惊叹华夏子孙在智慧上整齐划一的奇观呢?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不管是个人、城市还是产业,都需要多元化、个性化,而量体裁衣则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量体裁衣”中的“量”字在这里读作liàng。需要注意的是,“量”字读作liáng时,表示“估量、测量”的意思,而读作liàng时则表示“容量”或这里所体现的“估计、衡量”之意。

  “量体裁衣”的近义词较多,有“量入为出”“实事求是”“对症下药”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lishidiangu/1379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