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摆的研究》说课稿(2)

美德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摆的研究》说课稿2

  我是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摆的研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摆的研究》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这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本课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几个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渴望。第二部分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改变摆的重量,摆绳的长短等几个因素,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这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第三部分是在学生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改变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等因素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2、通过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精确的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验证态度。

  3、让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4、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摆线、螺丝帽,铁架台,记录单,计时秒表。

【教法、学法】

  1、 教法: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

  2、 学法:与教学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教学内容,并用课件展示一些摆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激发学生探究意愿。

二、实验过程:

  1、 课件出示摆:先让学生认识摆锤、摆绳和摆幅度,并说明摆摆动来回为一次。接着引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认为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 根据学生提出的假设,让学生说说探究方案及注意事项,我再加以补充说明,使学生意识到在实验中会控制无关因素,从而保证所要研究的问题客观、公正。

  3、 开始实验验证:(明确本课的测量方法是测量20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活动一、我采用“扶”的教学原则来指导和帮助学生研究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1、首先提出问题:①猜想——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有关系吗?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②教师明确什么不变?什么改变?示范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实验。

  ③指导学生更换摆锤进行研究并做好相关记录。

  2、其次实验和记录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要控制的因素是摆长和摆幅的不变。为了减少误差可以用三角尺把摆的幅度定在30度。在同样的时间内,只要把摆锤增加到原来的两倍,三倍。并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加上在表中求平均值,以便实验结束三张表在一起总结。

  3、汇报和分析数据。

  我会引导学生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说说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后,对影响摆的摆动次数的因素有什么推测,逐渐培养学生科学验证的品质。

  活动二、在学生有基础上,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引”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做实验来研究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1、 首先提出问题:①摆长与摆的快慢有没有关系呢?

  这里让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可以提示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接着让学生动手实验。

  2、学生实验和记录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在实验中,教师可以适当放手。只要做简单的提示,这样,突出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性的地位。也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的推测。接着展示学生的记录表,让学生总结出: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

  活动三、研究摆幅与摆的快慢的关系,这一活动中我采用“放”的教学原则定点让学生放手实验,最后小组汇报、小结。

  1、实验注意:①首先保持摆线、摆锤的不变,可以改变什么?引导学生改变摆幅进行实验。

  ②在实验中可以提醒学生用身边随手可拿的三角尺来改变摆幅。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只选择30度、45度、60度的角来实验。

  ③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做好个别辅导与订正。

  ④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你是怎么知道的?

  ⑤汇报结果。

三、全课总结。

  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是关于摆的快慢与摆重,摆长,摆幅之间的关系。

  把三组实验放在一起,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摆的速度比较快?什么情况下摆的速度比较慢?摆的快慢与摆锤与摆绳与摆幅的关系?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思考。接着我再出示课件:让学生从数据中我们得出了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锤无关、与摆幅无关,只与摆绳有关,且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

四、课后作业。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处处需要科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回家做一个一分钟摆60次摆。

  《摆的研究》说课稿3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单三元《时间的测量》的第六课时《摆的研究》。

  这课是在学生研究了《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其实已对影响摆每分钟摆多少次的因素有自己的初步认识,但有不少学生认为摆的快慢是与摆的重量及摆角的大小有关系。本课我将带领学生就摆的快慢与什么因数即摆的重量、摆绳的长短等因数展开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想法,认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摆绳的长短。体会实验反复性的意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 ;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单摆装置一个(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铜棒组装而成)、大小相同螺帽各三个、记录本。

  教师材料:学生材料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师出示上节课的三个单摆)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这是我们用过的其中三个摆,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等时性)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2、现在,老师心里有个疑问:虽然我们认识的摆具有等时性,可摆和摆之间,它们的快慢都一样吗?(板书:快慢)

二、用摆做实验:(23分钟)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摆绳长度、摆锤轻重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演示的实验。)

  师:这些只是我们现在的猜测,还得找证据证明。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实验教学。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10分钟 )

  a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

  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1)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尽量保持不变?(2)是不是做一次就可以了呢?)

  b、出示记录表。师述: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颗螺帽,我们就以15秒为时间界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静悄悄的开始,比比哪组效率高!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10分钟)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1)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b、师述:大家看记录表,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根2倍长的绳子,3倍的那一栏把它划掉。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d、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展示两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7分钟)

  1、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你能回答作业本最下面的问题了吗?

  我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 摆绳长度 )有关。

  2、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P61,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你觉得它们摆的快慢会怎样?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分别记30秒2次。)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

  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摆的研究》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

1.小学五年级《摆的研究》说课稿

2.《摆一摆 想一想》的说课稿

3.《单挂膝摆动》说课稿

4.《摆》教学反思范文

5.海燕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6.《秋天》说课稿精选范文3篇

7.投影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8.比本领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meide/34776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