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市场里的文学梦想作文(3)

梦想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自虐是一个典型的现代主义的主题。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中,这个主题得到了无以复加的表达。但是,今天的自虐主题已经被商业化彻底改变了性质,变成了一种可供观赏的表演。午夜时分,香港的“翡翠台”经常转播一种日本的女子摔交表演。她们将预先设计好的残酷的打斗场面展示给观众,将喜剧涂上了悲剧的色调。她们用“自虐表演”的方式满足观众们纵欲的嗜好。这就是自虐的商业喜剧。

  自虐的极端方式就是自杀。人们总是爱将文学中的自杀主题,当作一个与厌世相关的英雄主义的主题。从我们今天文化的总体上来看,我宁愿将它看作是极度自恋产生自虐的极端后果。在今天这个冷漠的“卡通人”时代,“自杀”会迅速变成一条令人刺激的新闻,一次不错的消费,一种交换的激情,一个生财的好机会。生活实践教育了人们,现在的年轻一代知道怎样更好地使用“自虐”和“自杀”主题了。也就是说,90年代年轻作家的自虐和自杀主题有了新的涵义,它带有表演性、制作性,染上了市场色彩,具有了交换价值的意义。

  今天,搞出版叫“做书”,当杂志编辑叫“做稿”,还有做电视、做show、做love等等。市场要求你做,你就得做,你也乐意做。做自虐和自杀故事,必须要加入令人新奇、刺激,因而能产生卖点的要素:纯情、苦难、悲伤、反常化行为等等。换句话说,今天的作家并不拒绝读者,也不对阅读挑战,而是跟读者(消费者)套近乎;为了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到轻松和刺激,就像做一次“桑拿”一样,他们不惜出卖秘密。就这样,生活不断地变成“艺术”,事故转眼就成了故事。

  商品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秘密可言(除了与金钱相关的商业秘密),这种症侯是文学的死敌!昨天还羞于启齿的事,今天就上报了。文学要进入商业市场,就得不断制造新的秘密。所谓的“自我意识”,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公众消费的商品,所谓“感官的解放”,突然变成了秘密的展览。本雅明说:“居室是艺术的避难所”。(《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118页,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把大街变成室内就是得以证明了的通俗文学的手法。”(同上,55页)妓女就是典型的将市场的交换价值用于居室人,她们将大街变成了居室。相反,将居室变成大街,就是将个人的肉体甚至精神秘密变成商品去交易,同样也是通俗文学的手法。文人相聚在茶楼和酒席,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交换性(包括它的衍生物--政治)秘密。  一位属于“70年代后”的女作家写道:坐在空空荡荡的电车里,就像躺在似曾相识的摇篮里。她们与市场的亲缘性已经进入了潜意识。到大街上去游逛、购物、物色对象、泡吧、按摩、沐足;在公众场所,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悠闲、自如、心安理得。这都是将自己变成市场的一部分的好方法。或者说,去寻找故事,甚至将自己变成虚构故事的一部分。这都是大头娃娃式的读者们所钟情的东西。

  换一种说法,把内室变成大街(沉思、孤独、秘密、性,都变成了大街市场上的商品一样,交换、讨价还价),也同样是通俗文学的手法。在今天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出租屋的性生活场面的描写,这与那些大量描写酒吧的饮酒场面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生活的垃圾堆里苦苦挣扎的“大头娃娃”们,稀罕的就是花花公子、浪女的形象。因为他们的生命中缺少的就是这些。现在突然出现了一些形而上的问题:颓废、垮掉、自杀,当然新奇。充斥在文学作品中的花花公子、浪女形象,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吻合了一种心理补偿理论,因而也就吻合了一种交换价值理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mengxiang/6582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