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伯祥的名人励志故事(2)

名人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988年腊月,王乐义来找王伯祥。他说,东北有个韩永山,能不生炉子、不烧煤,在寒冬腊月里种菜。为了证明,王乐义拿出捎来的黄瓜。端详着顶花带刺、娇翠欲滴的黄瓜,王伯祥眼中放光:“这不是黄瓜,是黄金!”

  当即,在王伯祥的一再鼓励下,王乐义马上跑到东北请来了专家韩永山。请来了韩永山,但建棚的六、七干元费用在当时是天文数字,赔了钱,损失谁承担?他说:“挣了算自家的,赔了县里承担”;三元朱村17名党员愿意带头,但要砍掉正在抽缨孕籽的20亩玉米建棚,“杀青”责任谁担当?他说:“受损失的户,县里补偿;政治责任,我来承担。”1990年,17个棚平均创收3万多元,他喜笑颜开,当即拍板在全县推广,王乐义、韩永山任技术指导,自己当助手。并给王、韩二人配备了新吉普车,他依旧坐他的旧车,有人说:“伯祥书记都快成三元朱村的副书记了。”他笑言:“大棚搞成,当村民也行”。

  蔬菜大棚是王伯祥养的孩子,而且他是看着他一天一天长大的。大棚搞成之后,王伯祥每天一上班,做的第一件事情必定是阅读菜市场价格和交易量报表,拿起电话调度蔬菜生产……

  如今,寿光的蔬菜大棚由17个变成了1991年的3.3万个,现在已经发展至46 万个。菜农王友德说:“我们的大棚菜能够在零下25摄氏度生长,现在1亩大棚纯收入都超过6万元了。”

  精选王伯祥的名人故事

  一个农民长相的县委书记,却在自己的任期内,给寿光现代工业打下了牢固的“底子”。

  王伯祥担任寿光县委书记5年多,转观念,用能人,筹资金,上项目,鼓励改制,扶持民企,用一腔热血打造新的工业“ 增长极”,使寿光除农业振翮外,工业这支“翅膀”也硬了起来。伯祥书记抓工业的故事,在当地百姓的口碑里,成为一段传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mingrengushi/51724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