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2)

目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学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范文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使学生懂得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理解展开图(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

  3、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

  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展开图(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

教学关键:

  利用学具充分演示,使学生自主感悟。

教具准备:

  圆柱实物,侧面展开教具,长方形小旗等。

教学方法:

  情景引入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呈现课本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

  问:你见过这些形状的物体吗?这类物体的名称叫什么?

  2、揭示并板书课题。(圆柱体)

  3、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

  (电池、柱子、水杯等)

  探索新知1、教学例1.

  (1)观察圆柱体实物。

  问:圆柱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a、看一看,摸一摸。

  b、教师介绍:底面、侧面、高。

  c、利用实物指出底面、侧面、高。

  (2)观察立体图形。

  a、教师现场作画。

  b、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图中的底面、侧面、高,教师板书注明。

  (3)圆柱的特征。

  问:圆柱有什么特征?

  (学生观察、讨论、汇报、)

  (4)演示学具。

  a、猜一猜,转动长方形小旗后,会是什么形状?

  b、学生演示学具。

  c、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学演示的结果和你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2、教学例2.

  (1)猜一猜,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

  (2)教具演示。

  a、侧面剪开,展开成长方形。

  b、把长方形围起来,形成圆柱。

  (3)说一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学生再操作、观察、讨论、汇报、)

  3、“做一做”。

  完成课本第11、12页的“做一做”。

  4、课堂。

  结合教具、学具说一说对圆柱的认识。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2的第1~4题。

  第1题。

  (1)指出圆柱,同座交流。

  (2)全班交流,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物体?

  第2题。

  (1)判断哪些是圆柱。

  (2)说想法。

  第3题。

  (1)观察图形,想象能折成什么形状的物体。

  (2)折一折。

  第4题。

  (1)想一想,猜一猜。

  (2)互相交流。

  布置作业完成补充练习。

  小学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范文篇4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3-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体的特征和圆柱体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若干个圆柱实物,其中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包装纸的圆柱体。

  2、学生准备若干个圆柱体实物。剪下书第127页的图形,胶水。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

  2、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1、(1)请学生口答长方形的面积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c=πd c=2πr

  (2)口答:

  ①一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周长是多少?

  ②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周长是多少?

  2、(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教师出示准备的圆柱体,请学生回答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立体图一样吗?如果让你给这个圆柱设计包装纸,你知道需要多少包装纸吗?

  1、学生口答

  2、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探索

  1、圆柱的认识

  2、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3、练习

  4、圆柱的侧面积计算:

  (1)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2)推导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充分感知,然后说一说自己对圆柱的认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

  底面 2个平面 完全相同 圆

  圆柱

  侧面 1个 曲面

  3、教师指着实物说明,圆柱的上下两面叫做圆柱的底面,然后请学生观察,猜一猜这两个底面大小怎样?

  4、让用学生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然后提问:

  这是一个什么的面?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教师提问: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

  7、(1)口答,练习一第1题

  (2)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

  8、教师拿出一个有包装纸的圆柱体,教师示范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然后贴在黑板上。

  9、提问:你发现展开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1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有什么关系?

  长方体的面积= 长 × 宽

  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11、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如果圆的周长设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

  1、学生仔细观察,用手去摸一摸。

  2、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

  4、学生回答

  5、学生演示教师准备好的两个底面

  6、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说说自己对这两个面的感觉。

  7、请学生再次看一看,摸一摸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同桌互相说一说底面、侧面各有什么特点?

  8、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圆柱上画出一条高。

  9、学生动手操作

  10、学生讨论

  11、学生汇报

  12、求出圆的周长

  c=πd或c=2πr

  5、教学例1

  6、解决问题

  12、教学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13、学生完成解决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完成书本第4页,练一练第2题。

  2、完成书本第4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练习反馈:

四、作业

  课内作业:练习一第2题

  回家作业:1、练习一第3题

  2、任取一个圆柱体实物,测量有关数据,计算出它的侧面积。

【小学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

2.《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3.《圆柱的认识》说课稿范文

4.秒的认识教案

5.吨的认识教案

6.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7.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说课稿范文

8.《圆的认识》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mubiao/345463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