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关奶奶的作文1100字(2)

奶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有关奶奶的作文1100字 篇3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半月刊《故事会》,一拿到手便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饱览起来。读后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奶奶给了零花钱》。

  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兵兵,一个叫小宇,本来互不相识,在20xx年汶川大地震中,他们都同时亲人。地震后,兵兵爸爸和小宇妈妈结婚,组成了一个新家,兵兵和小宇就成了在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

  一场大地震,引发很多家庭悲剧,不少破碎家庭在震后重新组成了新家,这些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们在新的家庭中,又会上演怎样的人生悲喜剧呢?满怀好奇继续读下去。

  事情的经过情节复杂,悬殊离奇,令人猜想不透。

  一晚上,两孩子各进自己房做作业,奶奶背着从不赞成给零花钱的爸爸,偷偷进兵兵房给了他50元零花钱,兵兵被逼收下。在客厅看电视的爸爸偷看了这一幕。然后,奶奶抽身下楼不知道干什么。过了一会儿,兵兵偷偷进了小宇房,为了不引起奶奶对小宇的偏见,把奶奶给他的50元让给了小宇,说是奶奶让他给小宇的。然后等兵兵出来回房后,爸爸以为兵兵向小宇显摆,于是,自己掏出50元给了小宇,说是奶奶让他给小宇的。这时的小宇糊涂了,可没说什么。后来,奶奶从楼下回来了,进了小宇房,也给了50元他。这时的小宇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问奶奶是不是记性不好,刚才让兵兵给了50元,又让爸爸给了50元,这回自己又给了他50元。这时,爸爸和兵兵把奶奶拉了出来,告诉她刚才的事实。奶奶也坦白说了:“我刚才给了兵兵50元后,发现只有一张100元钞票,于是下楼换回两张50元的,现在不就给小宇了吗?哪知就这一会儿工夫,让你们折腾出这么多事来!”

  看故事之前,我一直都在误会这位奶奶,兵兵和爸爸也误会了。我把我自己当成了小宇,我设想自己一早就误会了这件事,一直憎恨这位奶奶。然而,奶奶最后的一言一行却彻底地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他们一家子老老少少都是为了顾及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的感受,谁也不敢多爱谁,谁也不敢少爱谁,就应该平等相待。

  我有一个类似的奶奶。

  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农村思想仍然不能改变一些人的看法和心态。我奶奶就是被笼罩在这思想中一直走不出来的影子。在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能见到反对“性别歧视”的宣传标语,可是我个人觉得它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空口号,无法彻底消除“重男轻女”这种思想。

  奶奶有三儿,我爸是大儿,当我出世时就因为我是个女娃,就扬言要把我扔进垃圾桶,可被母性善良的妈妈阻止了。

  当二儿有了孩子时,也是个女娃,她就把寄托全放在三儿身上。终于如愿以偿,三儿给了她一个可以传宗接代的千金(最开始千金指男孩),她欣喜若狂,把唯一的孙子当宝看,而我和我的妹妹却收到了冷落。

  从农村到城市,从没有多少文化的老人到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重男轻女”仍是一个普遍现象。“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当前中国许多农村都十分普遍。这也是我们的农村为什么一直这么穷的根本原因之一。农村的许多女孩子,成了这种旧思想的牺牲品。她们无论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路,都不是她们所愿意的,因为其实,她们也不想这样,她们并没有错。改变农村的面貌,任重而道远。

有关奶奶的作文1100字 篇4

  八十二岁高龄的奶奶,在20xx年最后一月的小年前一天,走完她牵挂亲人的一生。我的泪滚滚而落,串起一个个对奶奶的怀念。

  我爷爷弟兄三个,农村的一种习俗,父亲称呼我的亲奶奶“母”,二奶奶则成了他们弟兄五个、姐妹三个的“娘”,奶奶的这个堂兄弟几个共称的“娘”,也确实起到了一个和睦的聚力点。

  从记事起,我亲奶奶就已经六十多岁,体弱多病,父亲是奶奶中年得的子,格外受老爷疼爱。而我的出生,给这个和睦的老兄弟三家平添了热闹的气氛,每天在各个长辈怀里辗转,在我不需要吃奶时,母亲半天都难得见我的面。

  爷爷弟兄分了家,依然同住一个二进的院子里,每天大人出去各司其职,我便在他们来回要经过的大门口站着,回来一个就要求抱一个,长辈都喜欢乖乖的我,特别是父亲的这个“娘”,我的二奶奶。

  四十多岁的的二奶奶,娘家在红一场附近,回家一次就带上我,一住就是几天。奶奶出去有事,留下我和同龄的表叔玩,我就静静地等奶奶回来,不哭也不闹。奶奶说:“俺妮是最听话的气兜兜。”然后有时干脆叫我气兜。

  在家里,我更少不了和奶奶睡。奶奶住的屋子和我父母住处只隔一座墙,是用土坯砌成,中间有隙,母亲在这边哄我说话,奶奶在那边就听见我要去的吵闹声,赶紧应一声:“娃儿,来,和奶奶睡。”我就高高兴兴去下院找奶奶。

  慢慢的我到了上学年龄,奶奶也盖了新房搬出老院子,短短的一段路,我感觉好长,放学都去奶奶家,而晚上再不能和奶奶睡了。

  眨眼功夫,奶奶家几个弟弟妹妹也长大了,我也成了大姑娘。婚姻之事照样连着奶奶的心,而每次别人介绍的男孩都比我小的这个事实,很让我烦躁。那天上午,邻家伯母介绍她外甥非要见一面,我看那男孩尽管也是年龄小点,个子挺高,长得又清秀,就对奶奶说:“人不错,是独子条件也行,就是远了点,二三十里地哩。”奶奶脸上闪过一丝不安:“娃儿,那么远,奶奶老了想你了,去不成咋办?”我的泪唰的就流了下来,下决心绝不愿嫁,而这种不快马上被下午来的一个亲戚,送来了现在成我老公的他的消息,把我的苦恼全部解脱。

  人的.某种心理是潜藏内心根深蒂固的微妙心态,长辈这种对我儿时的宠爱,一直伴随我成长,甚至还延续到我老公身上。老公家底薄,婚后不久我们就被迫另立门户,困难是难免的。每当需要帮助,长辈们都会慷慨出资出力,毫不犹豫。

  我受不了长期不归家的落寞,隔三差五频频回家总是两手空空,偶尔过节给奶奶带一次礼品,奶奶总要唠叨:“奶奶还年轻着哩,不用拿东西,花这些钱干啥?等你有钱了,再给奶奶可劲买。”结婚十几年了,奶奶只能越来越老,近些年再拿东西,奶奶的话就换了:“奶奶啥也不想吃,吃家常饭舒坦,这些东西给孩子们吃。”其实奶奶就是怕我花钱,而直到现在,我仍旧没有发过财,好让奶奶也替我骄傲一次,奶奶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贾老太君享年八十二岁……她的一生为这个家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疼惜侄邻,深受爱戴。今天是她老人家五七忌日,在此谨代表子侄孙表示沉痛哀悼……”听着话筒里传来我为奶奶写下的几句怀念,我的心酸泪流不止,千言万语无法挽回奶奶的仙逝。

  人留后代草留根。在奶奶五七忌日里,平时各种原因难得团聚的一大家子人,所有子侄孙个个头系白绫,对着老人遗像叩拜,痛哭连声,而我的奶奶再也看不见这帮生前她值得欣慰的子孙。

  也就在那一刻,我再次懂得血脉亲情的内涵,束束白绫寄托着儿孙后代对宗室一脉长辈的敬重,丝丝绫条连结着枝杈的脉络,圣洁的白色云朵载着奶奶走向天国之路。

  奶奶安息,孙女永远怀念您,但我更愿相信奶奶没有离开我们,她一定在天国与历代先祖团聚,共同庇佑他们的子孙,在保佑所有后代健康平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nainai/19535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