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牵挂的作文(2)

牵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关于牵挂的作文3

  曾以为,牵挂只属于大人,与我们小孩无关,可我发现我错了。 由于“只生一个”的影响,亲兄妹差点儿成了历史名词。我是独苗,自然没有亲兄妹。表哥大我五岁,我从小就和他生活在一起,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我们虽是表兄弟,却比嫡亲兄弟还要亲。时光飞逝,表哥现在都上大学了。我至今记得和他一起钓龙虾、玩电脑的情景,他高考前有些紧张、局促的样子还历历在目而现在一年过去了,他大概

  也适应了大学里的生活了吧,他过得好吗?我不时地想起他,常常在心中这样问道。 过年时,他做了个小小的手术,尚未痊愈就赶上去青岛的列车。很遗憾,我没来得及去送他,颇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伤感。我想打个电话问问消息,可是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使我心无旁骛,无暇顾及。我不知道他在外是否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触,但在心里,我却无时无刻不在盼着与他重逢。 前些日子,是表哥20岁生日。他说要回来过生日,姑父姑妈没答应他,理由是路途遥远,不太方便。听到这个消息,我觉得遗憾的同时,也替他感到高兴,和同窗好友在大学过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生日,该是多么令人难忘啊!想象着生日派对欢快、热闹的场景,我仿佛跨过高山,越过平原,来到了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与他一起庆祝这个快乐的日子。 牵挂,不仅仅是“要吃好穿好,冷暖自知”的嘱托,更是一种相互之间的默契与心心相印。表哥寒假回来,带回两份青岛特产——海鲜大礼包。当姑父问他为何只带了两份,怎么没有给南京的表妹带时,表哥有些尴尬,又有些俏皮地答道:“我光记得两个表弟了。”听罢此事,我偷偷地笑了,啊哈!很正常,日久生情,谁叫我们从小就在一起呢! 远在他乡的游子,可曾忆起家里的亲人啊?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慢慢习惯“独在异乡为异客”,无奈“却望并州是故乡”。但只要你心中有割舍不断的牵挂,你心中就一定有宛如在故乡的亲切和温馨。 因为牵挂,我时常想起崂山脚下,表哥那瘦长的背影;因为牵挂,表哥也会想起长江之滨的江海平原上有他温暖的家,有思念他的我。因为牵挂,亲人时常想起在外的游子,在外的游子也会在不经意之间生发“月是故乡明”的喟叹人世间,正因为有了牵挂,才会使

  相聚变得更加让人珍惜,更加让人留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手中之情 抒情并不一定要疾声高呼,像邹家琦这样絮絮叨叨一番,倒也别具一格。儿时的经历是“牵挂”之因,应当捎带一笔,却不必大书特书;对将来的怀想是“牵挂”之果,应当有所涉及,却不可能言之甚详;而在这“过去”与“未来”间的兄弟二人当下的心灵交流,才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是令习作扣“牵挂”之题的关键。表哥想回家过生日而未果,表弟在遗憾之余为他寻觅到更广阔的天空而感到高兴;表哥寒假捎回来礼物,却只记得表弟,急匆匆地忘记了他人。简简单单的两个事例中隐含着这种理智而大度、成熟又不乏天真的“牵挂”,令人为之心有所动。

关于牵挂的作文4

  天阴沉着。气压很低,加上令人烦闷的燥热,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一朵朵乌云聚拢在一起,一层一层地叠加着,压在人们的头顶,压住人们的肩膀,压得人眼皮都抬不起来,而雨愣是没有下来。天阴沉着。

  我挽住母亲的手臂,走在大街上,赶去参加一个不太熟络的远房亲戚的葬礼。

  一路上妈妈悉数告知我那一家人的故事,零零落落,我只记得母亲反复地说,远房表弟也是奔四的人了,依旧没有成家,工作也不稳定,大舅妈死的时候该多么担忧,多么死不瞑目啊。表弟长这么大,依旧不会照顾自己,也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形象,内心完全就是一个孩子,舅妈去世时内心的牵挂定是千丝万缕。而如今他只能一个人孤独地与死亡相伴了,实在让人放不下心来啊。

  我对母亲所说的话丝毫没有实感,也无法领会母亲的担忧。我努力想象着失去母亲的生活,却只能联想到自由和放纵。唯有“与死亡相伴”的那句话让我的心一下子紧了起来,陌生未知的死亡无疑是可怖的,但那死亡竟然与我们的生活这般靠近。我死死抓住母亲的手臂,仿佛这样就能离死亡远一点,再远一点。

  灵堂里肃穆安静,我挽着母亲的手臂上到殿前献花。回首时,瞥见表叔的苍白的脸庞,刹那间感觉自己的心脏被狠狠揪住了。他穿着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但是我却从他的脸上读出了一无所有。我第一次被那样异样的绝望包裹住全身,寒至骨髓的空气令我哆嗦地嘴唇发颤,差一点放声大哭。

  那具四十岁的身体好像被掏空了,无论是内脏、血液、骨骼,什么都不剩了。木讷地,颤颤巍巍地,几乎是瘫软着双腿横倒下去,就这样勉勉强强地跪在母亲的灵柩前,干涸的双眼好像流尽了世间所有的泪。他空洞的瞳孔深得像要将目所能及的一切都吞噬殆尽。耳畔幽幽响起一个沙哑的声音:“娘,你安心吧,你看,我现在也会照顾自己了,我会自己煮饭,自己洗衣服,每天出门前都会记得好好打理自己,努力地生活下去……所以你……安心去吧。”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我们至今对死亡所有的认知,都是从父母影子的夹缝中窥视到的风毛鳞角。被父母阻碍着的视线所看到的死亡是极其抽象的。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的去世带给你的压力并没有那么直接,只有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你才第一次见证了死亡的全貌,第一次直面这些东西。父母,说到头来不过是一道屏障,他们将自己的生命横跨在你的生命面前,将你和死亡隔开。

  天继续阴沉着,我和母亲漫步在这阴沉的天空下。我突然一把拽起母亲的右手,将她揽进自己的怀中,贴在最靠近心脏的地方。

  母亲的笑点亮了这一片萧肃。她低声问道:“怎么了?”阴沉的天将她的笑衬得格外明亮。我从未察觉她竟拥有如此明亮的笑。那一刻我陡然发现母亲很美,她的美掺着对我的牵挂,就显示在她的目光里。我突然想到,或许一位母亲所有的生动和风情,就在那类目光之中。即使转瞬即逝,却可以非常耀眼。

  “没事,只是心中……突然有一丝牵挂。”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qiangua/381685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