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精选】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集合八篇(2)

清明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 篇4

  我们步履匆匆的走进了四月,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它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沉重心情,也表达了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

  今天又逢清明节,我们学校组织四年级全体师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天空灰蒙蒙的,没有风,也没有阳光。一路上我们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园门口,我们个个神情更加严肃,因为我们听老师说过烈士陵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里埋葬着许多英烈的灵柩。

  一进大门一座高大约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帘,上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举行完庄严的扫墓仪式后老师让我们自由参观陵园,参观完后在纪念碑前集合。同学们都把小白花交给我与另外两个同学组成的一个三人小组,由我们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来到烈士墓前我们在每个烈士碑前都献上一朵小白花,我们在心里对英烈们说安息吧!心里面感想万千很矛盾,也很纠结,想想这些英烈,他们把爱献给了安康儿女,把生命献给了安康的建设发展,可又有谁记得他们的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的儿女都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是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加倍珍惜!

  最后我们还发现有一些坟位上没有墓碑,陵园的管理人员告诉我们原来这些长眠于此的无名烈士们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发洪灾时参加抗洪抢险而遇难的军区的解放军战士,他们都被埋葬在异地他乡再也不能回到生他们养他们的故乡,一想到这里我们几个男生都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这些无名英雄们三鞠躬,表达我们的敬仰与哀思。虽然这里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可觉得他们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最亲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们是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我要记住他,以后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来祭拜他们,让他们在天之灵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时,天空飘飞着细雨,我的眼里饱含着泪滴。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在我耳边响起,这可能是对清明节的诠释吧!

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 篇5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爸爸妈妈,我爸爸妈妈听了害怕极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时候听到鞭炮声就怕了。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几个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因为没个人都有自己的落点和高处。

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习俗随着岁月交替和社会变迁,有些已经逐渐被遗忘,连一丝记忆都不复存在,有些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旧时的青岛,清明节也被看作是一个大节气。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断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的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人们在清明前两天就开时断火,即天不亮就把饭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烧火,以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

  在清明节扫墓的风俗比较盛行,扫墓俗称“上坟”。这一天要去祖坟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上香、烧纸,举行祭礼。有的人家要利用这一机会修整坟墓,大多数是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所以说,无论家里多穷,清明节都是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祀完毕,都要进行野餐,将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节俭之意。

  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另外,清明节时将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民初,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高粱米饭,俗语:“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qingmingjie/157507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